一個低著頭的村民道:“可我們就想到這些,實在寫不出來,我熬好幾天才想出來這兩個專案。”
黃佳艾說道:“你們先散會,回去好好想想我們田坡村可以發展的專案,不用像這些長篇大論,只用寫出來做什麼事就行。”
幾個村民像是終於得到解放,起身衝著大家打了聲招呼就往外跑。
李村長還想叫住他們,黃佳艾趕緊跑過去攔住:“村長,我倒是有個想法。”
“小黃,都說人多力量大,你也讓他們去想想。算了算了,小黃,你說說你的想法。”
黃佳艾把李村長扶著坐下,又坐回自己的位置上:“我的想法就是發展旅遊業,發展旅遊業的前提是要修路。田坡村到嘎底鎮路途遙遠,關鍵是路失修,特別難走。”
“發展旅遊業?咱們這裡有什麼好看的?幾個光禿禿的白石頭,還有幾棵樹,看樹哪裡不可以看?還是開農莊?”
李會計也說:“還是行不通。”
李村長拿起本子往前翻了翻:“我們這裡沒啥好看的,也沒啥好玩的。你說的旅遊業我也想過,比如說這個溫水塘,人家就是挖出了幾股溫泉,所以開了幾個溫泉酒店;再比如這個阿拉丁小鎮,他們花了巨資打造出一個童話鎮。可是咱們這是山裡,山路十八彎,一方面是資金問題,就算是我們真的弄出這麼一個地方,就衝這路程估計也不會有人來。”
“這得好多錢吧?咱們目前就只有一個水泡梨農村合作社,每個月的收入最多隻能保證不賠錢,要想發展出這麼一個人工打造的旅遊小鎮……恐怕是不實際。”李會計說完看看黃佳艾:“你家李哥說話直,你別往心裡去啊。”
黃佳艾說道:“不對。大家仔細想想,我們本來就是少數民族聚集地,我們的民族文化歷史悠久,雖然房子破破爛爛,但也正是由於這些古建築才會吸引人前來觀賞。再一個,我們現在梨樹種植的這麼多,幾乎已經達到千畝的規模,這個梨樹不可能止步於此,肯定還要再種不少。”
周元超剛解決了事情,掛上電話從外面走進來:“不好意思,遲到了。你們講到哪兒了?”
李村長說道:“小周坐,我們正在說田坡村發展專案的事。小黃覺得可以發展旅遊業,而我和李會計都覺得田坡村實在是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
周元超說道:“繼續說。”
黃佳艾又接著往下說:“我們的梨樹種植的規模肯定還會再擴大,到時候就是萬畝梨田。我來的時候就發現,每年的3月梨花盛開,繁花盛景美不勝收。只是那時候只有山裡的澀梨樹,而現在我們已經種了不少的魯沙梨。”
李村長陷入沉思:“梨花倒是多,可沒啥好看的。”
“那是因為我們都看慣了,年年都能看到這樣的景象,所以就見慣不慣。但是大城市裡,每天面對的都是高樓大廈,很少有這樣萬畝梨花開遍的景象。你們看別處,櫻花節,桃花節,誰說我們不能搞一個梨花節?”
李村長不確定道:“小周,你覺得呢?”
“我覺得可以試試。”
李村長道:“可不能試,我們要做就一定得成功。村民們之前創辦農村合作社已經貸了一筆款,田坡村目前的狀況……沒法再虧了。”
“李村長,我覺得我有信心。”黃佳艾目光堅定:“我總結一下,我認為可以發展旅遊業原因有三個。一是梨花,雖然我們現在只有千畝,但是這兩年肯定會陸續栽種更多的梨樹;第二就是我們的民族特色,我們地處邊陲,民族風俗一直延續到現在。比如我們的建築,我們的山歌,以及我們自己的節日,都是吸引外來遊客的條件。第三就是自然風光。我們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所以這裡的山石、植物、溪流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並不會發現他們的美。外面的人就不一樣,長時間忙於奔波在大城市的街角小巷,來到一個放鬆自己心情的地方,自然會喜歡這裡。”
“我只是怕到時候投入太多沒人來。”李村長擔心地說道:“如果要發展旅遊業,首先我們的民宿肯定得重修,還有一些拍照的景點,以及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
黃佳艾點頭說道:“這是肯定的。我們村裡的人都比較的貧困,幾乎一百多戶人家都是建檔的貧困戶,想要在短時間之內把他們的屋子改造成為可以接納遊客的民宿,肯定得投入不少的資金。還有就是一些重點景點,包括欣賞梨花的位置,特色景點也得修。”
“你說的對。”
“大家覺得這個專案怎麼樣?”
周元超說道:“很多地方開始發展旅遊,如宜良的後山櫻花谷,如石屏楊梅節……每年靠旅遊掙來的收入還是可觀,我倒覺得小黃提的這個專案值得實施。”
“小黃的眼光獨到,我們水泡梨農村合作社的建成,有她很大的功勞。如果你們都決定了,我們就悶著腦袋往裡頭幹。”
“好,我們有了目標,現在商討一下計劃。小黃,這個專案既然是你提出來,你就來說一下我們的方向。”
“第一個修路,要致富先修路嘛!旅遊業屬於服務行業,顧客的體驗最為重要。從噶底鎮到我們田坡村很多的路比較難走,特別在九道灣的那一段,偶爾有山石滑落痕跡。這些是萬萬不能有的,路肯定得重新修。然後就是景區的修建,民宿的修建,再有一個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