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艾和李大嬸跑了幾個促銷點,又去超市裡打堆臺。
“水泡梨水泡梨,人人都愛吃的水泡梨,正在試吃進行中。買不買沒關係啊,嚐嚐也可以。”
超市裡的人普遍帶著購物的目的性,尤其是比較集中,透過黃佳艾教李大嬸的專業術語,路過的顧客對水泡梨也有了一定的瞭解,許多人會帶個一兩斤嚐嚐。
“之前沒見過這個,是新產品?”
黃佳艾趕緊說道:“是的,現在正在推廣階段,賣得也便宜。大哥家人多嗎?或者是要送人也可以,這是當地的特產。我建議帶這個桶裝的,25塊錢一桶,有兩公斤。”
“嗯。我想拿去送病人。”
黃佳艾說道:“可以的,可以的。我們泡製水泡梨,從來不放白糖,都是甘草的甜味。”
“那給我來兩桶,這保質期多長時間?”
“只要不開封的話,半個月是沒問題的。”
“行吧。”
黃佳艾又跑了另外的點,還有公園的小賣部,平時公園裡老人比較多。
天熱的情況下,年輕人比較喜歡喝奶茶,老人比較容易接受水果。水泡梨符合老人的口味,買的人更多了。
公園那個點是李大嬸賣得最好的,她是自來熟,站在那裡推銷水泡梨站著也無聊,只要有人跟她搭話,她就能拉著人家磕叨上一陣。
公園裡的大爺大媽平時就喜歡跟她站著聊天,然後聊完之後就順帶買一袋梨回去。
李大嬸學會黃佳艾的那些專業術語,城裡人也比較能接受,曉得了水泡梨的口感和作用,買的人比以前更多。
黃佳艾這下才放心地回到村子,把推廣的活交給李大嬸,再由李大嬸去交給其他的業務員。
冬天臨近,村民們都按著縣林業局指導員教的辦法,幫著魯沙梨穿上一層“衣裳”。
“有這稻草做保護,我們的梨樹明年應該會更好。”
“梨樹長得忒快。”
“琢磨著明年就能開花,秋天就能結果子。”
“中秋節的時候,我們就能把梨子摘下拿去城裡賣,肯定能賺一筆。”
有個大姐說道:“誰說不是呢?我聽小黃說,已經有一個廠要跟我們預定魯沙梨。那可是一個大工廠,說是要當做中秋節給員工的饋贈。”
“太好了!”
“大家趕緊忙著手上的活,咋還暢想起未來了?”
“人小黃說了,要有夢想才有動力。”
“眼看著這冬天快來了,我們的水泡梨銷量一定會下降。”一個村民懊惱地說道:“我們的廠子依舊在運轉,到時候會不會供大於求?”
“有領導,咱們不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