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嬸,是這樣的。我們是棠川縣噶底鎮田坡村的村民。”
“田坡村啊,那我曉得,以前產礦,現在啥都沒咯。”
黃佳艾用力的點頭:“對對,就是田坡村。我們的山上有不少這種澀梨,每年都腐爛在地裡怪可惜的。村裡的村民以前日子還行,但現在你也曉得礦產枯竭,那塊地除了種梨樹,別的都不太適合種植。”
“你們想把村裡的梨賣給我啊?”大嬸用瓢在大桶裡攪著,看到一個皮發黑的,就用瓢舀起來自己吃。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確實是這樣想的。”
大嬸謝絕道:“我家的梨的確是供不應求。只是我也跟你說了,我家就只有兩三個人泡製,實在是忙不過來。”
“大嬸……您先別忙著拒絕,您先聽我們的意思。”
黃佳艾說道:“如果可以的話,我們的確是想等秋天的時候,把後山的澀梨以低價出售給您。如果你忙不過來,那麼我們的意思是我們村建個小廠子。我們不知道製作過程,就由您來教我們。我們每個月給你發上班的工資,等到年末把純利潤按比例給你分紅。”
“你是說我不賣梨了?”
“對。你只用負責教我們村裡的村民怎麼泡製就行,然後按每個月給你發工資。採摘梨,泡製,以及出售,都由我們的村民來完成。年末,我們就算利潤。”
大嬸有點心動,猶豫不決道:“我怕你們是騙子。”
“不是,我們是田坡村工作人員。”黃佳艾拿出自己的工作牌,“田坡村礦產枯竭以後沒什麼收入,年年都是負增長。村裡的村民生活一年不如一年,能靠著國家的補助生活。這一兩年的確有不少的專案,還有幫扶政策,但田坡村地處深山,都不適合發展。眼下水泡梨是一個很好的專案,希望你能加入。”
“泡梨嘛……沒什麼訣竅。”大嬸說道:“我只是覺得你們說的分紅太久了,得一年呢。”
黃佳艾和周元超對視一眼:“那一個季度一結行嗎?你上班的工資照常給你。”
“我覺得這倒行,但我還要和我家裡人商量一下,這年頭騙人的可多,證件還能造假呢。”
黃佳艾給大嬸留了個手機號,之後返回田坡村。
“周哥,你說那大嬸會同意嗎?”
“要是不行的話就找別家,百安市賣水泡梨的肯定不止有她一家。現在沒有推廣出去,可能會比較難找。”周元超說道:“我打電話給你嫂子,她應該在百安市有不少的朋友同學,估計能打聽到訊息。”
黃佳艾點頭答好:“如果多能找著幾家的話,也好做個對比。”
“畢竟是需要人家的秘方,該花的錢還是得花。”
周元超和黃佳艾迴到田坡村,李村長正好拿著一疊報告單跑來:“質檢結果出來了。”
“怎麼樣?”
李村長指著質檢報告:“發酵過後的水泡梨,含有乳酸菌,對健胃消食很有幫助。另外菌類也檢測了,沒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是合格產品。”
黃佳艾和周元超也一起擠過去看報告:“這樣就好。等秋天豐收的時候,咱們就把深山裡的澀梨做成水泡梨,到時候變廢為寶也能有一筆不小的收入。”
李村長說道:“只是咱們田坡村現在沒有資金,要說建廠的話也不太實際。”
“我們可以先做準備工作,把我們的計劃取出一個詳細的方案,之後上報。正是扶貧熱潮,咱們的想法肯定能得到政府的支援。”
周元超也很是贊同:“我會先去鎮上一趟,跟各位領導開個會。我不在的時候,你們一定要做好本職工作,盡心盡力的為人民服務。這段時間雨水比較多,田坡村白石山的那邊石塊體積比較小,容易發生滑坡,你們一定要做好村民們的安全工作。”
李村長說道:“行,那是一定的。”
“李村長,你也和我一起去。我雖然來田坡村也有一段日子,但有些細節還是你們比較清楚,我們一起去要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