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是大家都喜歡這個味道,我想大眾的口味跟我們也差不到哪裡去。今天我在火車站,看到有個大嬸賣梨,我就買了一袋。跟她交談之後才曉得,這份舌尖上的美味叫水泡梨。”
李村長只是咬了一口,沒捨得一個的吃完。他問道:“這個真是後山的澀梨裡做的?”
“對。我跟大嬸聊了一會兒,她家住在百安,用的百安山上的澀梨泡製而成。我留了她的聯絡方式,回來先聽聽你們的意思,要是大家都覺得可行,我就去登門拜訪她。”
周元超說道:“五塊錢一斤,的確比做化肥好。只是把梨做成這個,不知道加工工序繁不繁瑣,再一個就是儲存時間。如果我們花了大價錢,把山上的澀梨做成水泡梨,最先開始推銷沒人買的話,就會造成一個虧損。所以一個是加工問題,另一個就是儲存問題。”
“啊,對。這個我也思考過,但我見著大嬸一個人在火車站賣三大桶梨,她一天肯定是賣不完的。”
周元超說道:“如果我們要做飲食,就一定得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且這個梨也得送去檢驗。要確定沒問題,才能拿出去賣。”
“這是肯定的。”黃佳艾說道,“那麼大家現在怎麼看?”
“我覺得這個計劃可行。”
“我也同意。”
周元超也舉起手:“事不宜遲。明天我跟你去拜訪你說的那個大嬸,我們把一些關鍵問題問問她。李村長就帶著梨送去質檢,村裡不能沒人處理事務,就李會計辛苦一些。”
李雲祥說道:“放心,你們只管去就是。”
有明確的分工,大家晚上都做夠充足的工作,第二天一早,各盡其職,各就其位。
周元超騎著村裡的唯一那張“爛鐵”,帶著黃佳艾去百安火車站。
那天賣梨的大嬸還在原來的位置,兩人找到她時,她依舊打著手機麻將。
“大嬸!”黃佳艾喊了一聲。
大嬸玩的入迷,頭也不抬地應了一聲:“等我玩完這局。”
接著手機機械地響著:“碰!”
“一筒。”
“二條。”
大概五分鐘過後……
大嬸這才想起來好像有人要買梨?她關上手機放進包裡,笑眯眯的抬頭看向買梨的人,一下子就認出昨天才見到過的黃佳艾。
“小妹,你又來了?”
黃佳艾說道:“是啊。”
“今天要幾斤?”
黃佳艾擺擺手:“我今天不買梨了,是有些問題想要諮詢你一下。”
大嬸聽到不買梨明顯沒有剛才的熱情,不過她還是問道:“你們想要說啥?”
“就是想問問,這水泡梨是怎麼做的?”
大嬸不開心道:“水泡梨水泡梨,除了是水泡的,還能咋做?”
周元超聽出了大嬸的不開心,拿出20塊錢說道:“還是來幾斤吧,咱們邊吃邊說。”
大嬸見有錢賺,臉上的不耐煩終於褪去。她嫻熟的用水瓢舀起一瓢梨放在稱上稱,稱完過後又從桶裡打了一瓢水進去,之後才拎給黃佳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