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伯母端著一碗雞蛋醬,站在堂屋外面,聽屋裡那哥倆聊天聽得一清二楚。
聽那意思,老大對那個胡小纓,還真是沒有旁的心思。
這個態度,讓朱家伯母一時間挺感慨。
這個正派勁兒啊,算是隨了他們祖父、隨他們親爹了。
朱家伯母站在女人的角度,還是挺欣慰的。
包括老二、老三、德子,這哥幾個全都是正經過日子好手。
不像有的那種人,日子過好了,就惦記尋思一些花花事兒,好像沒有那些花花事就無法證明混得好似的,那才不要個臉呢。
可這哥幾個不的,算是老朱家承上啟下難得的優點了。
以前,或許就有這種優點,只是不太明顯。
那時候日子過得挺窮,就算這哥幾個沒有什麼花花腸子,大夥也會認為,那是因為你沒錢沒本事,你才不搞。你拿啥搞啊?等你有錢的,你再看。
你看,她家這幾個,現在哪個走出去不是香餑餑?有錢了依舊沒學壞。
朱家伯母心裡尋思:
說句自大的話,現在家裡幾個兒子不欠饑荒,日日進錢,去哪裡都被人高看一眼,本是最容易心態發飄的的時候,也有換新媳婦的能力,尤其是她家老大,女人都勾搭到眼前了,可是,咱家這幾個孩子,還是一如往常,真就不動那花花腸子。你看看這本性,她老朱家孩子就沒有差的。她有點兒小驕傲。
唉,也不知家裡那幾位兒媳婦,知不知道、能不能珍惜自己這份福氣。
想起兒媳婦們,朱家伯母就有些來氣,馬上否決。
不,她那幾位兒媳不知道,也不珍惜自己嫁的是好人家。
不提汪氏,只說那孫氏和李氏在胡小纓的事情上,絕對沒起啥好作用。
別以為她看不出來。
往大了說,那就是倆個攪家精,不盼著他們大哥好,還在那起鬨架秧子想看熱鬧呢,恨不得她們大哥離了才好。
這事兒要是成了,那就是在破壞兄弟間感情。
因為德子為啥好不容易回家一趟,還要過問這事兒?
朱家伯母心裡明鏡的。
侄兒很不喜歡男女之間瞎勾搭那一套。。
今晚能問他大哥一聲,無非是想確認一番,大哥,你要真是那種有錢就學壞的人,那麼以後也不是不給你找活幹,只是會遠著你點兒。
而且依著她對侄兒的瞭解,一旦老大要是承認動了心思,德子不會給老大多解釋的機會,別看事情起因是源於汪氏一張破嘴罵德子,沒用。
人家忙啊,沒空聽你那些解釋囉囉嗦嗦。
侄兒只會認為,你在有媳婦的情況下,你和人勾搭,就是不正經,你就是在男女方面容易犯糊塗、不敢重任。會懷疑你今天和這個女人,過幾年和那個女人,哪日你再為女人耽誤正事兒。
多虧著老大自個站得住,根本沒那想法。瞧那樣,侄兒也鬆口氣。
所以朱家伯母越是清楚這件事的利弊,越是對另外兩位兒媳婦不起好作用很是不滿。
可悲哀的是,朱家伯母看破卻並不能說破。
她不能再像以前似的,撕破臉和兒媳婦們對著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