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只是一種做事的方法,並不是陳意的最終目的,主次得分清楚,不然就會偏離自身的初衷。
悶聲發大財好是很好,但也導致了一個後果,那就是相對整個華國十幾億人來說,絕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知道內地這些年來的一些重大發展成果,只有少部分人閒的非常自信。
如果不是華夏文明延續了幾千年的精神傳承,在低谷時不氣餒,絕大多數人不管自身所屬的民族再怎麼落後也不會放棄骨子裡的那份歸屬,估計早就像那些崩潰論說的那樣崩潰了。
而這其中最自信的陳意,真正堅信華國能夠在短短十幾年最多不超過二十年內就能完成偉大復興,也是因為他是一個曾經經歷過華國二十幾年發展歷程的穿越者。
而其他同樣也堅信的人是看到了陳意用事實帶給他們的一系列希望與可能才這麼堅信的。
這時陳意心裡又想到了西建聯,心裡一陣寬慰,至少西建聯所有人全部都是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技術自信的一群人。
想到這裡他覺得內地是時候該放點衛星出來了,不過這都是這場會議之後的事情,現在還得給這群大佬打打雞血。
“諸位,你們難道都不自信嗎,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你們的對手不是整個米國,只是一個adm,難道連這點自信都沒有嗎?”
陳意忽然起身一臉莊重的看著所有人,其他人的臉色也嚴肅了起來。
“我們真的可以嗎?”
陳意直接拋給了他們一個重磅炸彈:“你們看過西建聯的糧食儲備清單沒有?
西建聯現有主糧儲備8.5億噸,全部都是西部九省內部的產出,其中西疆的產出佔了25%,現西部九省每年可收穫3.5億噸主糧。”
這顆炸彈直接在人群中引爆,整個會議室內所有人腦子都被炸的嗡嗡嗡作響。
他們快速回憶相關資料,內地去年對外公佈的主糧產量為5.31億噸,以後每年雖然會有一定的增長但是也不會有太多的增加。
可現在一個西部九省就佔據了這個資料的65%?!
這時他們才想起來,西建聯的相關資料都是與內地的相關資料進行分開統計的,西部九省的相關資料會備份兩份,一份是用來發公告的交給農業部,而另一份不經過農業部直接提交給統計局作為內參不會對外公開。
而他們雖然也對西部的大建略知一二,但也下意識的忽略了西建聯這個小透明的另一份資料,畢竟在他們的印象裡這兩份資料應該都差不多,有一份就夠了,不用再去看另一個了,可誰能想到另一份資料居然是這麼大的一個驚嚇。
陳意看著這些人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好吧,這都是我們的失誤,給你們的工作增添了一些負擔,不過希望大家那能夠理解,國家要發展,現在還不是高調的時候。
但是。。。”
聽到陳意前面的解釋所有人都露出了一個大家都都懂的表情,可陳意馬上一個轉折臉色也嚴肅了起來,於是大家都豎起了耳朵。
“這也不是你們訴苦的理由,其實國內的各大高校與農業研究機構都有豐富的技術儲備,都是這些年來新世界集團所代表的一些私營企業與這些科研機構共同合作的成果,技術儲備一點都不比adm差甚至還要超過。
我們這些私企大多都把相關成果利用在西部九省的開發上面了,你們同樣也可以找那些研究機構購買相關專利授權或者繼續合作研發新成果,總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讓你們中糧集團一家幹完了吧?
&n的技術也全都是他們自己研發的吧?
聖地亞哥的大豆產業鏈,蛋白、豆皮、油角、皂角等,每一道工序所產出的下腳料都是另一道工序的原材料。
一顆大豆經過十幾個生產車間碾轉加工,直到最後被百分之百“吃幹榨盡”,這種流水線生產模式,你們該不會認為所有涉及到的技術全都是他們自己研發的吧?
聖地亞哥內部關於大豆產業鏈的科研人員總共就不超過三千個,怎麼可能有能力包攬這麼大的一個生產體系中的方方面面?
最多就是負責技術整合設計生產線而已。”
中糧的董事長拍了一下腦袋之後,一臉恍然大悟的說道:“我們怎麼就沒轉過彎來呢?
我們也不是在孤軍奮戰!
我們背後是以整個華國十三億人口的基數所發展出來的科研體系!”
陳意此時又嘆了口氣:“你們這些國企老是說競爭困難,技術跟不上,那些高校與科研機構又天天吵著研究經費太少,怎麼就不能一起合作自給自足呢?
我知道你們擔心各種審批流程通太過於磨人,又擔心風險太大投入一下子就打了水漂。
所以相關的產研結合一直都不能落實,其實現在已經最佳化了很多流程,相關專案申請簡單了很多,別忘了你們的內部綜合管理系統是誰在監管?”
這時候大家又露出了一個懂的都懂的表情,既然陳意都把話說到這一步了,該怎麼做大家也心裡有數了。
這時農業部的一位大佬又向陳意提出了一個請求:“陳總啊,西建聯那邊能不能讓我們多帶點人去那邊考察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