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豐益國際那邊的鐵頭心裡吐槽陳意又開始發癲了,被他吐槽的陳意現在正在京城益海家裡總部和一群中糧集團與農業部的大佬們開會。
陳意坐在主位上慢慢的對著一群大佬就藍星利潤率最高的農業公司adm的生產模式進行科普。
“農業利潤極低,而且想要做大所消耗的資金量也非常的大,眾所周知從平均利潤率方面對比的話,高科技產業>服務業>製造業>農業,所以製造業與農業一直都是投入大回報低的兩個老大難行業!
&n是藍星利潤率最高的農業公司,adm在這個世紀初剛成立的那段時間裡,面對農業這種投資大利潤率低的窘境也開始了自身的變革,標準石油把產業鏈從單一原材料進行極盡延伸的做法啟發了adm。
石油產業的發展歷程我想大家應該都略懂一些,開始原油被提煉之後剩下的部分只能當做廢料,而標準石油則是利用技術將這些“廢料”不斷的變廢為寶,慢慢的就有了塑膠、化肥等一系列石油化工產品的問世。
&n能成為藍星農業利潤率最高的公司也是因為這一點,他們除了利用一些非技術手段打通上下游供應鏈之外,還非常的重視技術,現在讓我們忘掉adm那些令人不齒的非技術手段,這與生產無關,adm的生產模式才是我們應該去關注並重視的,下面我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adm的生產模式。
光一個大豆就可以加工成大豆蛋白、大豆油、大豆卵磷質、飼料等無數農副或醫療產品。
其他的玉米、小麥也是一樣的道理,但就算是這樣極盡壓榨農產品深加工的潛能,adm的利潤率也只有2.6%,而且這還是adm掌握了世界上最廉價原材料供應渠道的情況,大家應該理解了農業到底有多不賺錢了吧。
我說的利潤率僅僅只是農產品的利潤率,但四大糧商盈利的大頭肯定不是隻靠這,你們以為四大糧商是怎麼賺錢的?
他們真要只靠賣農副產品賺錢怎麼可能做到今天這麼大的規模,他們靠的是海洋貿易、物流、科研、各種高附加值的技術服務以及仗著自身壟斷了產業鏈上游的優勢在期貨市場坐莊來賺取高額利潤。
這年頭賺錢的都是腦力勞動,誰還真的靠幹苦力去賺大錢?
&n的學生在我看來其實已經開始青出於藍勝於藍了,其實我非常的欣賞郭豐的商業運營,要不是adm把控了原材料供應渠道,估計豐益國際這個被教會的徒弟就要餓死師傅了,豐益國際實際上已經在生產鏈條拓展方面超過了adm。
因為原材料的關係,豐益國際與益海嘉裡的利潤率為2.2%上下,這簡單的小數點後面變動一下,利潤就是以億為單位的變動。
而中糧集團的這個數字兩年前只有0.9%,這兩年引入了de系統實行資訊化管理之後提升到了1.3%,但這之中還有很大的潛能沒有被髮掘出來,我希望大家能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深思。
&n呢?”
聽了陳意的話之後所有人都久久不語,陳意這話其實說的已經很清楚了,就差沒指著一群人的鼻子直說你們效率太低了。
兩年前,幾乎所有國企都上馬了de綜合管理系統,不過這一點並不不重要,重要的是對這些國企的de系統後臺進行監管的事羲,這麼做的原因是盡最大可能的做到權責分明,提高運營效率。
對於中糧集團這種國家隊的扛把子轉型這麼慢其實他也能理解,畢竟這麼龐大臃腫的一個體系要進行改革就得考慮很多問題,一個不好就會搞出震驚全國的大新聞。
雖然到現在已經顯現出了一系列的效果,利潤率同比增長了近一半,去年營收相比前年增加了四成,但他認為還是有很大的潛力沒有發揮出來。
不過,國企嘛,賺錢雖然佔一定的考慮因素,但也不能全部都為了賺錢,沒有豐益國際這種私企靈活那是肯定的。
&n那套把產業鏈從單一原材料極盡延伸,儘可能的利用原材料各個部位創造附加值學的幾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要不是adm掌握了原材料成本低自身路子野的優勢,說不定在農副產品淨利潤率方面還真會被這個學生給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