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靜靜的聽完張龍的相關講解之後,都開始思考了起來。
先前那個年輕的研究員忽然一拍腦袋,說道:“我明白了,去中心化之後,系統對於整個體系的控制將會更深入,以前的每個環節雖然足夠的高效,但是如果控制中心主機遇到一些設計之外的情況。
譬如有三輛小車恰好需要向同一個貨口投放貨物,控制中心只會安排它們排隊一一進行貨物投放,而不是重新設計路線,讓另外兩輛小車將目標臨時改變成其他合適的貨口。
面對類似的情況,控制中心主機只會繼續遵循固定的套路,哪怕會浪費一些時間,但這樣的好處是出現錯誤的機率可以壓到最低。”
大家聽了之後思考了一會兒就理解了,每一個包裹的最終目的地都是廠房外面等待的八輛貨車中的一輛。
而分揀中心上層有八百個貨口,對應下層的八百個傳送帶,八百個傳送帶最後集合到八輛車對應的出口上,也就是說三輛avg小車有一百個不同的選擇。
代入到人類思維模式操作情景裡的話,就像是後面兩個人老遠就看到他們也想投放的那個貨口已經被一個哥們給佔了,這時他們就會直接改變路線,選擇離他們最近的一個,和這個貨口最終目的地相同的貨口進行投送,節省了時間都同時又節省了體力能耗。
但還是暫時遵循固定程式的軒轅狗蛋就做不到這麼豐富的想象力。
“如果現在再出現這種情況,那兩輛avg小車在綜合考慮其他基礎單元的情況,並經過計算之後,會選擇另一條方案,馬上改變路線選擇另外的貨口進行投放。
雖然按照原來的程式來看,這條路線可能只是第二優或第三優的選擇,但是相比起讓兩輛小車排隊等待,這條方案卻能節省一些時間。
可能總體上很短,只節省了幾秒甚至零點幾秒,可積少成多,這樣一來無形之中效率更進一步的得到提升。
甚至根據包裹的數量,所有基礎單元都會自適應的計算出一個最優的運營節奏,這樣就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能耗與時間浪費!
這不就和超級計算機一樣嗎?
就是一個由若干個子系統所組成的複雜網路。”
這哥們一解說,所有人都明白了叢集控制系統的精髓,其核心是某種分散式演算法,這特麼的就是一個黑科技啊!
雖然從短期來看,這會增加很多硬體裝置上的投入,譬如整個分揀中心為此增加了原來數量四分之一的伺服器。
這也是難免的,畢竟再牛b的軟體也是依託相關硬體裝置而存在的。
一個體系裡,隨著子系統數量的增加,同時也會讓需要處理的資料呈幾何倍的增長,這不是在做加法,也不是做乘法,而是在做指數運算。
這就需要非常牛b的最佳化演算法,如果僅僅從這個分揀中心對伺服器資源的利用效率上來看的話,叢集控制技術已經可以歸納進黑科技的範疇了。
順風物流能做到只增加了四分之一的伺服器,就多處理了超過以前十倍百倍的資料,歸根結底只能說相關演算法牛b。
此時一群人又想起來了藍星程式猿圈子裡有關於陳意“藍星最強,沒有之一”的評價。
來這考察的一行人之中有幾個還是業餘程式猿,年輕時還在紅客聯盟待過,當時對於相關的討論只是當個吃瓜群眾表示很自豪,而此刻身臨其境之後,才深刻的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內涵。
張龍看著一群人驚歎的表情也適時說道:“我們這項技術不止可以應用在物流行業,其實很多領域都可以運用到,甚至有些地方已經開始大規模應用了。
理論上,所有含有多個基礎單元的系統都能應用這項技術。
無人機相關的我就不說了,相信你們之中某些人也知道了阿納海姆相關專案,這些不太方便說。
&n代工廠,西疆的智慧溫室大棚,負責港島三條線專案的智慧農場,沿海的生態漁場,這些都是叢集控制系統深度應用的場景。
我想信,華國對這項技術進行深入應用之後,發展速度將會再上升一個臺階。”
張龍前面的話一群人都還在興致勃勃的聽,可聽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一群人心裡下意識的蹦出來一句話。
“停下來等等你的人民吧!”
哦,這是人人網上傳出來的一個梗,最初的出處已經不知道是哪了,出現之後在人人網上面火速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