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陳意的影響,內地最近幾年也在大力開發軍用級別的無人載具與飛行器。
其他都還好說,就是抗干擾水平有點那個啥,不過這東西主要視對手的水平而定。
核爆之下估計除了老古董產品之外沒有什麼電子裝置能扛得住,但一般的戰場環境還是可以很好的適應的,真想要達到能抗住核爆emp的水平那是還得繼續努力。
對於電子裝置想要達到抗核爆干擾能力這一點,一群大佬也不急,這種事情急是急不來的,還得慢慢發展。
一群人接下來就叢集控制技術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是圍繞著相關軟體系統繼續開發的問題。
大家都明白真正的核心就是這裡面的演算法,其他的基礎單元乃至於系統軟體都可以進行更換,但唯獨這套演算法是不可替代的,可以說整個系統最牛b的就是這套演算法了。
至於螢火蟲?
雖然確實也很牛逼,但是需要消耗黃鑽這一點還是個大大的硬傷。
要說各種科研專案以及發射衛星以及平流層無人機,或者海水淡化入疆這種超級工程,大家眉頭都不會皺一下,因為這些東西可以使華國發展速度再次提升一個等級,這都是一本萬利的投入。
就算是遠端鐳射武器,大家也可以忍一忍,使用黃鑽無非就是為了小型化罷了,這些都可以克服,譬如說裝載在大型水面艦艇上,又或者直接固定自地上當炮臺用都是可以的。
只需要小批次裝備一些配備黃鑽的高機動小型化鐳射載具用以執行特種任務也不是不能接受,特別是蜂巢式立體鏡片組出世之後,鐳射武器就算不用黃鑽作為能源也能進行小型化了。
可像是螢火蟲這種飛在天上體積又小的東西,想要長時間的工作還真缺不了黃鑽,而且大家對相關需求也不是那麼的迫切,畢竟現在內地也不會出現這種導彈海來襲的場面,沒這需求啊!
看起來一套標準的系統的日常消耗不算什麼,光這些大佬手裡的份額維持到他們退休都只是九牛一毛,可整個華國那麼大,還有那麼多區域在嗷嗷待哺,要擴張到全國各地的話,至少也得來個一千套,這種日常消耗誰頂得住哦?
倒是叢集控制技術應用於其他的常規無人載具與飛行器看上去很有前途,迫在眉睫的好處就是可以大大的減少了羲的負擔,就拿雲省與西疆的邊界來說吧。
那裡的無人載具常態化巡邏一直都是羲在控制的,這佔用了其很多的算力資源,有了叢集控制演算法之後,這一塊就可以解放了,羲只負責一些宏觀的戰術調整,將寶貴的算力資源應用到其他地方。
更別說還有其他很多地方,如果演算法最佳化之後,效率將會幾何倍的增長。
不過這些都不歸這裡的人管,他們只用操心軍用無人載具,其他工業方面的應用自然有人操心。
一群人討論了半天之後終於談妥了,安納海姆直接將叢集列陣控制系統包括原始碼在內都打包賣給有關部門,雖然一共就一個小目標看起來很便宜,不過後續的一些資料必須得共享。
就這樣,pla的資訊化建設又向前邁了一大步,接下來再也不能摸著鷹醬過河了,自此進入到了“鷹醬負責想象,兔子負責實現”的階段。
。。。
同一時間,粵省東管,東部工業園區順風物流園分揀中心,來自官方、研究機構還有國企的一群大佬來到了這裡,同樣與是考察分散式演算法的相關應用。
整個分揀中心面積兩千平米,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有八百個方形貨口連線著下層,地面埋藏了近五萬顆磁釘為六百多輛avg小車進行導航。
傳送帶上的一個個包裹透過一群機械手掃描條形碼在後臺調出貨物的具體資訊,接著機械手便把包裹放在了正在一旁等待的小車托盤上面,並將相關資訊傳送給avg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