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主公,目前益州登記在冊的兵士約有十一萬人,其中楊懷所率的原東州軍兩萬人鎮守建寧,巴郡嚴顏手下三萬人,屬下這邊有四萬人駐紮在雒城,其餘兩萬人則分佈在各郡縣之內,負責協助地方治安!
另外奉主公之命,校尉以上軍官皆輪流去演武堂學習戰術、兵法以及如何檢視沙盤等,另外軍中子女也可優先進入演武堂、學堂等地進行學習!”
“南蠻地區可有異動?”
“稟主公,起初由於孟達霍亂建寧,南蠻的確前去搶掠,但隨著東州軍的入駐,在輕易剿滅幾處南蠻部落後,對方便放棄襲擾建寧,轉而隱入深山之中。”
“通知楊懷,不可掉以輕心,另外...”何思安又看向士燮,繼續開口:“交州雖然地處南部,但卻連同揚州、荊州,勿要掉以輕心!而且無論交州、亦或是朱崖州皆屬於臨海地區,資源豐富,威彥(士燮的字)先生此次回返,務必替孤打理好孤的大後方!”
士燮上前一步,躬身說道:“老臣多謝殿下信任,定不負殿下所託!”
隨後何思安轉頭看向法正,開口說道:“交趾為連通交州、無崖州以及我益州的必經之路,關於道路的修建,以及沿路驛站務必提上日程,屆時將南方海產品以及果蔬引入益州,我益州可用糧食、馬匹等進行交換,而有楊懷替孤鎮守建寧,免去南蠻的襲擾,這將是一條堪比西域都護府的商路!”
眾人皆眼前一亮,之前西域都護府帶來的好處在現在已然顯現出來,無論是棉衣、肉類、馬匹都大大改善了益州以及北方三郡百姓們的生活,而若能開通南方商道…眾人紛紛思索何思安所言的可行性。
片刻後,法正率先點頭贊同:“臣覺得,此事可行!只是楊懷將軍雖統兵有方,然對於政務方面卻不甚精通,需另排一熟悉政務者操持此事!”
說到此處,眾人不約而同的將目光轉向李恢!
畢竟李恢本就出身建寧,再加短短時間先是獻計不但打通荊襄貿易,並且與荊州蔡瑁取得聯絡,另外還將永安發展的遠超從前!正是最佳人選!
“德昂覺得如何?可願替孤擔此重任?”
“臣願往!定不負殿下所託!”
“此次南下事關重大,另外交趾缺一太守,不知各位可有主意之人?”
“臣覺得,吳班之子吳懿可堪此任!另外新投奔我們的薛琮、程秉二人處理政務方面能力頗強,也可前去輔佐德昂!”法正建議道。
“好!任命吳懿為交趾太守,領安南將軍之職,任命薛琮為交趾主簿,任命程秉為建寧主簿,任命李恢為安南都督,總管交趾、建寧二郡政務,並負責南北往來之事物!另任命劉巴為永安太守…”
做好了一系列任命之後,眾人紛紛告退,何思安留下趙雲、徐庶二人。
待到廳內只剩三人之時,何思安看向趙雲。
“關於軍隊之事,子龍準備的如何?”
“啟稟主公,已然有了些眉目,只是不知大營設在何處?”
“暫定在漢中…不,梓潼吧!”
隨後,何思安有些猶豫,但最後還是小心的問道:“元直,可打探到文和先生的下落?”擔憂之情溢於言表。
看到徐庶搖頭,隨後開口:“有人曾言,在荊襄一帶見過文和先生,只是這已是半年前的事情了…”
聞言,何思安搖頭苦笑。
當然,何思安倒沒有懷疑賈詡的意思,只是轉眼間,一年多時間匆匆而過,賈詡這一走卻如石沉大海般渺無音信,這讓何思安頗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