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都是笑吟吟的,可三雙撞在一起的眼神,就差迸射出火星子來。
最後,第二位說最與鼎內虛神晶契合的那位忽然伸出雙手,雙手中心分別臥著半顆虛神晶。
其中,左手握著的那半顆是黑色,右手握著的那半顆是乳白色。
這兩枚“半顆虛神晶”從他掌中飛起,分別設想另外二人。
兩人伸手一抄,各自將向自己飛來的那半顆虛神晶握在掌中。
手握半顆虛神晶的兩人盯著另一人看了一眼,都不再多話,後退一步,遠離方鼎,而後,身形一閃,消失在祭壇之上。
至此,祭壇上只剩最後一人。
那位說與這枚虛神晶最契合的修士。
他將手伸入鼎內,掌心下翻,五指呈抓握狀,安安靜靜躺在下方鼎底的虛神晶“嗖”的一下便飛入他掌中。
很快,他也從祭壇上離開。
孟周的目光,也跟隨著此人一同離去。
離開祭壇後,此人來到殿宇主廳旁邊一處所在。
這裡是一個比主廳小很多,但同樣空曠幽靜的空間。
在這空間深處的石砌供臺之上,並列盤坐著兩尊神像。
其中一尊神像,是孟周非常熟悉的“老朋友”,三首三相的離恨神像。
另一尊卻非常陌生,那是一個看上去非常普通,普通到彷彿要與周圍虛空融為一體,相貌也是平平無奇的神像——或者稱之為雕像更合適一些。
取了鼎內暗紅色虛神晶的修士來到此處後,將暗紅色虛神晶彈向這尊平平無奇的“雕像”。
就在暗紅色虛神晶即將撞在這尊平平無奇“雕像”的臉頰之時,“它”那張似開似閉的嘴巴忽然傳出一股奇異的吸力。
暗紅色虛神晶在這股吸力之下,彷彿一下子變成了麵條,變成了煙霧。
最後,化作一縷長長的暗紅色煙氣沒入“雕像”嘴中。
變化並沒有因為整顆暗紅色虛神晶都被這尊雕像吸食而結束。
只見兩道暗紅色的氣流從“雕像”鼻孔雙竅之中噴出,在空中兜了個圈子之後,又再度被“雕像”的嘴巴吸食。
如此九次。
那出沒於平平無奇雕像嘴巴、鼻竅之間,原本暗紅色的氣流越來越精純。
見此處沒有更多變化出現,另兩位更早離開祭壇的修士更是早早就盤膝坐地,彷彿在參悟什麼。
在那兩位修士所在的地方,同樣有兩尊神像存在。
其中一尊,都是離恨神像的形態。
而另一尊,則各不相同。
自此,整個峽谷靈地都再次變得一片靜謐。
這一番觀察下來,孟周心中有了很多猜想,也有了很多新的疑問。
他卻已經下定決心,不再等待。
“該行動了。”
這般想著,他的部分注意力先是落在“演繹世界”中,關注了一下其他四域的情況。
在丹器域、金鼎域、馭靈域、合歡域這四域之內,離恨教結丹修士隱秘聚集之處,一面面“通明圓鏡”攜著一柄柄特殊飛劍已經悄無聲息的完成了集結。
每面“通明圓鏡”都有半徑一千里的觀察視野,大量“通明圓鏡”集結在一起,再加上“通明道心”高效率的甄別梳理,讓所有待打擊目標在茫然無知的情況下,早早就成了“期貨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