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地方在於,這與那些深藏在其他三階煞脈中的祭壇實在是太像了。
看到的第一眼,孟周就很自然的與其他祭壇聯絡在了一起。
可仔細看去,卻又和那些祭壇大不相同。
……
他處祭壇,三層,最下層為黑色的土質,第二層為白色的石質,第三層為紅色的玉質,祭壇頂處、血玉最中心為一尊小小的三足香爐;
眼前祭壇,三層,最下層為紅色的土質,第二層為白色的石質,第三層為黑色的玉質,祭壇頂處、黑玉最中心為一尊四足青銅方鼎。
……
透過通明月鏡,孟周看得非常仔細。
眼前這處祭壇,與其他地方發現的祭壇,有許多不同的地方。
可這些不同,卻又不是毫不相干,內裡反而隱隱有著某種深層次的關連。
就在孟周心中思索這處祭壇與他處祭壇到底有什麼區別,又有什麼關聯的時候,一件事情發生讓孟周暫時停止了思考。
只見青銅方鼎內,忽有瑩瑩的、暗紅色的光輝閃爍,就像是青銅方鼎內出現了一個暗紅色的燈泡。
青銅方鼎內自然沒有燈泡,有的,只有一顆正在從無到有生成的暗紅色“寶石”。
這是孟周親眼所見。
這也是他處祭壇之上的香爐與此處祭壇之上的方鼎的一大區別。
哪怕他有通明月鏡,香爐他也是窺不破的,他不知道里面到底有沒有虛神晶,到底有多少,在離恨神像虛影降臨並將親手從香爐中撈出來之前,他都是不知道的;
可眼前這口方鼎,在通明月鏡之下,他卻是一眼就可看穿。
他甚至非常清晰的看到了一枚暗紅色的虛神晶從無到有誕生的過程。
而就在這口方鼎有暗紅光輝向外散出的第一時間,便有三道身影出現在祭壇上。
他們聚在祭壇中心方鼎的周圍,低頭看著鼎內虛神晶的慢慢成型。
三人的表情都很平靜,彷彿對這樣的事情已經習以為常;
他們每個人的眼神卻又非常灼熱,如飢似渴,這似乎表明,哪怕“習以為常”,他們對此物的渴求卻沒有絲毫衰減!
方鼎四壁不斷有淡淡的、如同血霧一般的紅色滲出。
它們不斷向中心匯聚、凝結。
顏色越來越深,質地越來越真。
虛神晶從無到有的凝結,過程並不是太久。
當暗紅的光芒消失,一顆暗紅色的虛神晶便已安安靜靜的臥在方鼎之內。
候在方鼎周圍的三人抬頭目光碰撞了一下,其中一人笑吟吟的道:
“按照順序,這顆虛神晶該我拾取。”
旁邊一人卻插口道:
“按照特性,這顆虛神晶與我最為契合,用在你那,完全就是糟踐了!”
最先開口之人還沒有說話,第三人便已開口道:
“按照進度,這顆虛神晶歸我才最合適。”
三人互不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