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是劉泰打下了黃河以北的土地,便非常主動的過來與祖逖求和。
現在自己所在的滎陽更因雙方交流變得繁華,這或多或少讓李矩有那麼一點點動搖。
說到底,劉泰雖然高舉著大漢的旗幟,但劉泰所謂的漢與匈奴漢國到底不同的。
自己痛恨的異族或是在靳準之亂中被靳準亂殺,又或者隨著劉泰擒劉曜,殺石勒而掃蕩一空,這讓李矩對劉泰並沒對異族那樣發自內心的痛恨。
畢竟不管劉泰以前是不是在異族手下低服做小,但至少現在劉泰已成為這天下最有可能統一的人之一。
最關鍵的是他還是姓劉,從青州起家,佔據幽州,吞併河北,兼併幷州,有侵吞天下的勢頭,簡直就在重複當初的劉秀的神話。
這讓所有與劉泰交戰的對手,都不得不掂量掂量,自己此刻是不是在跟天命為敵。
當然,現在世家沒主動向著劉泰投降的原因,就是隨著劉泰的佔領土地的增多,像《千田稅》與《徭役稅》自然而然也流傳了開來。
劉泰這樣的稅收制度,那絕對是讓世家感覺到心疼的,這讓很多世家,您可劉泰打過來了再去投降,也絕對不想要早點把劉泰這個傢伙迎接到自己的地盤,否則豈不是找罪受啊!
當然,世家或多或少肯定是有著這樣顧忌,畢竟他們依託著舊規則是既得利益者,在舊規則下比劉泰現在制定的新規則那可舒服多了,何必要去迎接劉泰。
但李矩的身份頂多算是強豪不是世家,最重要得是他是從北方南下的流民帥,所以他代表了北方流民的利益,而不是世家的利益。
對比起世家對劉泰的厭惡,因為劉泰的政策對底層百姓來說是有利益的,這就讓李矩向著劉泰微微偏移了少許。
這也讓李矩派出苟遠,希望苟遠親自去江南以北看一看,現在的江南以北到底什麼樣子。
李矩非常清楚,如果劉泰南下,自己所在滎陽幾乎是劉泰與晉廷抗衡的必經之地,自己首當其衝。
所以自己需要對劉泰有更多的資訊,卻是才能對未來做出更準確的決斷。
苟遠等人在到達了汲郡,等人數到達了一定程度之後,便是統一進行安排。
這些人的身份要麼是豪商,要麼是遊歷計程車子,總而言之都是不差錢的主。
在掏出保證金,然後又支付了馬車的費用之後,這些人便乘坐上了專門的馬車,向著鄴城方向而去。
他們很快便見到一望無際的田野,以及在田野上心情耕作的百姓,在已經冒出了綠芽的田野上在辛勤的耕種與施肥。
雖然此刻自己只能遠遠看著,但卻能感受到這些百姓們發自內心的悠然自得與生機勃勃。
這讓他們彷彿經歷了風雨重新見到彩虹,讓他們對未來都充滿了希望。
劉泰安排的路線,自然是特地安排的,要得就是給這些人一些小小的生產力的震撼。
劉泰相信這裡面肯定有祖逖安排的探子,當然也有真想來鄴城看一看的豪商與士子。
說實話,劉泰都不在乎,因為劉泰經歷過前世,清楚明白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本能的去追求文明。
只不過有的人見過文明後,恨不得颳了身上的皮也要去接觸文明,而有的人見過文明的樣子,所以想要把自己的家鄉建設得文明璀璨。
所以劉泰明白,在這亂世最打動人的,不是什麼金銀財寶,不是什麼良田功勳,真正打動人心的,就是文明與安寧,只要自己能展現出這一點,這些人遲早會選擇歸附。
畢竟晉國朝廷又沒提倡官員要對國家忠心,你們投靠過來,自然也沒有任何的心理壓力,也不過只是良禽擇木而棲而已。
而隨著春耕的結束,曹嶷專案的開啟,終於鬆了一口氣的褚翜找上了劉泰,卻是開口說道,“大王,如今我們大漢是不是應當開始察舉優秀人才了!”
劉泰聽到了褚翜的話,不由輕輕說了一聲,“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