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劉泰活著時,這些人完全不敢有任何逾越行為。
說實話,這兩種世家本身並沒有什麼區別,因為世家是依靠帝國規則而存續的政治生物。
如果你跟世家玩規則,你十條命遲早都會被世家給玩死。
但世家最頭疼的就是面對兩種傢伙,一是完全不講規則的蠻夷,他們只認手中的刀,一直到他們準備統治一方就需要世家作為他們的合作物件,去統治當地的百姓。
另外一種就是劉泰這種,另外製定了一種規則,而世家又在舊規則的慣性下,時不時與劉泰制定的新規則進行磕碰。
如果劉泰退讓了,那世家就會讓舊規則重現,如果劉泰不退讓,那世家便是果斷選擇自己退一步,先存續下來再說,等到熟悉了新規則再鑽空子。
而劉泰也明白麵對世家,在個人問題上可以退一步,但涉及到行政規章之類的規則,那是一步都不能退。
因為這些傢伙有點像是白蟻,你只要退一步,讓咬一個口子出來,那整個制度的破壞速度馬上便是幾何般的速度,基本上要進入毀滅倒計時了。
不過,掃蕩這些世家簡單,真正困難的是掃蕩完這些世家後,怎麼樣安頓好隨著這些世家毀滅而四散的奴僕徭役,若不管他們的話,那麼必然會影響春耕。
所以,劉泰的集體農莊就再次登場,凡那些世家的奴僕,輕罪的遊俠,以及一部分俘虜計程車卒,都安排到集體農莊裡,在裡面進行軍事化的管理。
應該耕種的耕種,應該勞動的勞動,等到他們關押個幾年,讓他們學一點手藝活,便能從這集體農莊中放出來,去外面討生活了。
說實話,這也是因為曹嶷的永濟渠還沒真正鋪開來,否則單是這工程便能吸納百萬人口,劉泰短時間內就不需要為百姓們沒什麼事情幹了。
劉泰整個河北之地,就算再加上幷州,所有總人口大概有一千萬左右。
其中自己的青州,以及王浚的幽州,漢人比例基本上在九層以上且有六百萬人。
與之對比,自己現在剛剛拿到的冀州西部,幷州,以及黃河以北的司州與兗州的部分地區合起來也就四百萬人左右,而且異族的數量與漢人數量的總和差不多在一比三。
如果自己再遲個幾年拿下石勒所統治的地區,不知道這個異族的比例會不會再上升,漢人的比例會更進一步的下降。
不得不說,石勒本人對百姓,以及施展的政策卻也是相當不錯的。
但問題是他到底是出身羯族,他做事也需要考慮到羯族的利益,就更不要說,他的命令下達下去,去執行的也都只是羯族人或者世家,這些人誰管底層百姓的利益啊。
基本上,異族主政時代,都是世家或者地主豪紳最舒服的年代。
因為他們作為漢人有被統戰的價值,能管住最底層的漢人。
但最底層的漢人就是最受欺負的年代,因為你直接的管理者會剝削你,就算天高皇帝遠的皇帝,也不會在乎你。
畢竟異族統治,心中多少懷著幾分,大不了把這一片土地敲骨吸髓完了,自己拍拍屁股走人就好,自己關心底層死活幹什麼。
與之相反,本族統治者若被底層暴力所推翻了,他們就必須要面臨一個問題,他們是無處可退的,他們只有死沒其他選擇,所以對他們來說,底層百姓反而有統戰價值。
而黃河以北進行大規模春耕的事只要開始,那自然隱瞞不住那滎陽與汲郡的商人或者遊學計程車子。
事實上劉泰也沒有想要隱瞞,因為有時候真相比謊言更加的具有吸引力。
祖逖自然會藉助這個機會,派人北上順勢去勘察周圍的地勢地貌,為將來北伐做好準備。
雖然祖逖也知道司馬睿與王導不支援,但是誰又能保證劉泰會不會給自己機會呢!
只要有機會的話,哪怕北上是龍潭虎穴,祖逖也是要去試一試的。
而除了祖逖派遣了人手北上,此刻李矩也派出了自己的心腹苟遠,假扮成商人,藉助滎陽與汲郡互通行商的機會,去探查劉泰領地的虛實。
因為對李矩來說,隨著劉曜被劉泰擒拿,石勒被劉泰殺死,自己一直以來針鋒相對的對手被劉泰消滅的乾淨,這讓李矩心中或多或少有幾分空虛。
如果劉泰順勢對滎陽發動進攻,跟著李矩打多了,那李矩也不會去管那麼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