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74一更) 妙漪,別挑戰我的底線。……
天光黯淡, 暮色昏昏。
大相國寺後巷的客舍裡,小小的一張書案上堆滿了筆墨紙硯和一沓一沓的書稿。書案兩邊相對坐著奮筆疾書的淩長風和癱在椅子上用書稿蓋著臉打瞌睡的仲少暄。
總算謄抄完了手頭的書稿,淩長風長舒一口氣, 放下筆,揉了揉發酸的手腕。這兩日他謄抄的書稿幾乎都快趕上他從前二十多年加起來寫的字了……
淩長風扭著脖頸, 抬眼就看見仲少暄正睡得打鼾。
“……”
淩長風只能無奈地把仲少暄跟前還沒抄完的最後一部分書稿拖到了自己跟前,一邊甩著手腕繼續謄抄, 一邊在心中暗罵了幾聲仲少暄不肖子孫。
其實他與仲少暄原本是一類人,都是那種看見密密麻麻的字就開始頭暈目眩、昏昏欲睡的,可說來也奇怪, 這兩日他整理仲桓的遺稿, 卻是一次瞌睡都沒打過。
或許是因為對這位仲大將軍心生敬畏、不敢怠慢, 又或許是因為仲大將軍筆下的每句話都有莫名的力量, 叫淩長風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屋外天光隱去,淩長風起身點亮了一盞燭燈,就回到桌邊繼續謄抄最後幾頁書稿。
只抄了幾個字, 淩長風就發現了這幾張與前面的區別。前面的書稿大多都是仲桓總結出的武學兵法, 可這最後卻是他本人的自傳, 寫的是他少時志向和從軍緣由。
「仲氏無怯,自幼崇武,最重俠義,志在結交遊俠、快意江湖,一劍蕩平天下不公事……」
淩長風愣住。
世人皆傳仲桓在沙場上是如何的運籌帷幄、決戰千裡, 卻從不曾聽說過, 這位將軍在未從軍之前,竟也與他這個紈絝一樣,想做個替天行道的俠客。
淩長風忍不住放下了謄抄的筆, 一字一字地繼續往下讀。
「然閱盡世情,終有所悟:小俠鋤強扶弱,豪俠救國救民。自此,願將腰下三尺之劍,既斬奸惡、除邪魔,亦定四海、橫九野。」
最後,仲桓引用了《少年行》中的一句詩做結尾——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尤聞俠骨香。」
淩長風怔怔地盯著那幾行被雨水洇濕的文句,只覺得那鋒銳字跡也如同一把利劍,劈開數年混沌。
晚風從視窗席捲而入,將他手中薄薄幾頁書稿吹得簌簌作響,亦在他心中掀起狂風駭浪,遲遲不能平息。
夜色濃沉時,裘府的馬車才將蘇妙漪送回了家。
蘇妙漪走進次院時,就聽得隔壁的主院裡傳來“錚錚”劍鳴。她秀眉一蹙,折返到院門口,朝主院一瞧,果然看見淩長風竟然大晚上在院子裡練劍。
明明讓他這三日要寸步不離地跟著仲少暄……
蘇妙漪沉著臉,抬腳朝他走過去。
淩長風今日像是有心事,沒聽見蘇妙漪的腳步聲,仍自顧自地練著他的劍。直到旋身時,眼角餘光瞥見一道身影,才神色一凜,下意識抖轉手腕,將劍鋒刺向來人——
“淩長風!”
熟悉的女聲響起。
淩長風回神,這才看清站在不遠處的竟是蘇妙漪,連忙收了力道,劍尖朝旁邊一斜,懸停在了蘇妙漪的頸邊。
“……”
淩長風後怕地出了一身冷汗,整個人臉色鐵青,難得對蘇妙漪吼了一句,“你不要命了?”
蘇妙漪垂眼看了一眼自己頸邊架著的壑清劍,臉色也不大好看,“你哪根筋搭錯了,大晚上在這兒逞威風?!我不是讓你跟著仲少暄嗎?”
淩長風一言不發地收回了壑清劍,徑直走進屋裡,雙手捧著一書盒走出來,鄭重其事地遞給蘇妙漪,“仲將軍的遺稿都在這兒了。”
蘇妙漪臉上這才陰雲散盡,小心翼翼地接過書盒,直接在廊簷下的臺階坐下,掀開盒蓋將書稿拿了出來,“太好了……”
“蘇妙漪……”
淩長風抱著壑清劍在她身邊坐下,喚了她一聲,卻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