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的美國人很清楚,強大的蘇國軍事力量,憑藉硬碰硬軍事行動,米國賺不到便宜。
不能來硬的,那就軟刀子殺人,從內部幹翻對手。
西方世界相信,錢會解決許多問題,尤其是一些不便於明著下手的事情。
而且這些基金會神通廣大,一手連著某國行政,一手掌握著市場和資源。
比如蘇國某一個企業想要得到外國某個市場,就必須依靠這些神通廣大的基金組織。
想要資源嗎?
聽話,會有的。
想要產品市場銷路嗎?
會有的,但是......
這是市場行為,沒有其他因素,誰又管得著呢?
利誘之下,將會有一大批為米國人衝鋒陷陣的馬前卒。
久而久之,他們身邊聚集了相當數量的商業團體,由於商業上的密切合作,關係越發親密。
問題是,不是所有企業享受到這種便利,必須是志同道合,或者與我們保持一致性。
說到家的話,必須是聽話的合作伙伴。
至於那些不聽話、站的位置恰好相反的一些人,則沒有這種待遇。
不幾年,這些所謂的基金就能夠培植起相當數量的馬前卒。
這些馬前卒可不是一般的人,他們有錢有勢,有話語權,也就是所謂的精英,逐漸習慣了為主子搖旗吶喊。
這是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除非沒有機會。
等到機會成熟,蘇國不悲劇都不可能。
記得當初有一個民調,民間的民調被掩蓋了,倒是上層精英所謂民調,大張旗鼓地廣為宣傳。
也就是說,百姓被代表了。
其實一點都不奇怪,民眾沒有話事權,精英有能力操縱輿論,肆意愚弄底層百姓。
譬如,皇甫賢達那位便宜妹夫沈度,儘管這種關係已經很近了。
但是,這傢伙站錯了位置,皇甫賢達肯定不會鳥他。
老子要在南港資本市場掀起一個大牛市,沈度也只有站在邊上看的份。
或許沈度比別人敏捷,察覺到大牛市來了。
但是,他進入市場的點位,至少要在半山腰。
抄底資金,只能是圍繞在皇甫賢達周邊的大資金。
蘇沈度到底太年輕,他所面對的是一位老奸巨猾之輩,他的那些觀點和立場放在皇甫賢達這邊很可笑。
現在是誰當家?
這還用說嘛,皇甫賢達很現實,他之所以有錢,還不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想讓他放棄倫敦那棵大樹,開什麼玩笑!
儘管他與南港英資機構有了裂痕,約翰遜等畢竟是商人,這並不影響他與倫敦方面的關係。
沈度也只能在個股上興風作浪,用收購製造題材而推高股價。
但是,面對整個南港資本市場,他就無能為力了。
而皇甫賢達則不同,他連著政商。
其實從手法上講,資本市場的故事都差不多,皇甫賢達藉助行政便利製造利好,集合眾多大資金入市,推動南港資本市場上揚。
儘管沈度資金龐大,其對股市的影響力,比起皇甫賢達還差一些。
“已經開始了部署,新的一年應該開始收割。”
皇甫賢達非常自信,顯然這件事可不是一拍腦袋決定的,早有預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