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眼神都看向蘇良。
“官家,此事非蘇中丞莫屬!”歐陽修率先拱手道。
往昔他都是知貢舉的最好人選,但是當下朝廷急缺實用性官員,蘇良對基層官員的瞭解甚是透徹,故而歐陽修率先舉薦蘇良。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所有相公都力推蘇良,蘇良知貢舉,即使選不出一群小蘇良,也能選擇一批與他同類的實用性官員。
此乃是朝廷當下最稀缺的。
這一刻,趙禎的臉上露出一抹燦爛的笑容。
他早就認定了蘇良,此時提出,就是為蘇良拒入中書後,讓他無法拒絕知貢舉。
趙禎也看向蘇良。
蘇良無奈一笑,知貢舉勞心勞力,還要被關進小黑屋出考題,但他此刻再拒絕,官家可能就掀桌子了。
“臣願知貢舉!”蘇良拱手道。
頓時,趙禎和眾相公都不由得長呼一口氣。
他們也擔心蘇良不願知貢舉,直接撂挑子。
此刻,蘇良若稱想提前致仕回揚州為民,趙禎與眾相公可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根本捨不得打罵。
其實,蘇良一直有這個想法,只是他相對於諸位相公而言,實在太年輕,提前去職,就沒臉見人了。
這時,趙禎站起身來,望向不遠處,蘇良那件紅色的監察御史官袍。
“蘇卿,這件御史官袍,就永久留在垂拱殿吧,朕還要靠其自省,當時若沒有你殿內怒脫官袍,咱們哪能走到今日。”
“但憑官家處置。”蘇良笑著說道。
……
翌日,除夕日。
汴京城熙熙攘攘,主街道的車馬一個時辰都不一定能走出百米遠。
今年,是汴京城近五十年來最熱鬧的一個年節。
外使甚多,百姓甚多。
再加上各地州府的考生齊聚,將汴京城擠的滿滿當當。
想要住個客棧必須提前大半個月預訂,不然就只能露宿街頭或住在城外。
有錢都不一定能找到客棧。
午後。
蘇軾、蘇轍來到了蘇良家拜年。
他們都將參加此次的科舉,但還不知蘇良知貢舉。
二人就算知曉,也要來拜見蘇良,不然蘇洵能打斷他們二人的腿。
蘇軾今年二十一歲,蘇轍十九歲,二人從小孩子已經長成了俊俏兒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