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重大,容朕認真想一想。”耶律洪基開口道。
他的決定影響著遼國的國運,且首戰便已推斷錯誤,他必須要認真思索一番。
……
而此刻,大宋軍營中。
趙禎、龐籍、富弼、韓琦、蘇良等官員並未沉浸在首戰勝利的喜悅中。
而是正在認真地討論著接下來的作戰計劃。
富弼望著燕雲地圖,率先開口。
“接下來,我們便可採取以靜制動之策。若耶律洪基依然是保持‘三角軍陣’,我們便專門挑著皮室軍揍,若其派大兵前壓,我們便將兵力分散,緩緩擊之,若其後撤入城,我們便開始為攻城戰做準備。”
“這一戰,我們只要能使得遼國的二十萬大軍折損一半以上,便能完成滅遼任務的最重要一步。”
……
趙禎與眾臣紛紛點頭。
富弼最擅於分析軍勢,待此戰大勝遼軍後,接下來的滅遼之戰,就能化作老鷹抓小雞的遊戲了。
這時。
韓琦突然開口道:“有沒有一種可能,遼國選擇即刻撤離檀州城?”
此話一出,營帳內瞬間安靜了下來。
從宋的視角來看,當下最擔心的就是遼國捨棄檀州,選擇防禦性後撤。
此舉可為遼爭取時間,保留實力。
若如此做,那大宋的滅遼之戰就不好打了。
龐籍道:“依照耶律洪基的性格,可能性不大,但若他聽從下面文臣的建議,就不好說了!”
這時,蘇良站了出來。
“為避免此等情況發生,我建議,咱們寫一封信給耶律洪基,侮辱他一番,痛斥其繼位以來的種種昏庸之舉,讓其立即退位歸降,如此激怒他,必然能影響他的決策。”
“可行,可行,耶律洪基最愛面子,若能刺激他一番,他大機率不會剛御駕親征便撤退。”梁適說道。
作為一位帝王,首次御駕親征,首戰輸掉後便撤退。
這不是一般的君王能做到的。
並且對遼而言,這樣做也並不一定是良策。
後退意味著等待捱打。
遼國朝廷的財力,並不足以支撐他們打持久戰。
趙禎也認可地點了點頭,然後問道:“那這封信就由……”
趙禎看向蘇良,發現蘇良望向韓琦,不由得一愣,然後笑著看向韓琦。
而此刻,其他人也都看向韓琦。
韓琦腦子一懵,很快恍然。
他曾在宋夏戰爭中受辱。
這幾年,耕耘河北軍政,就是為了雪恥,而今給他一個露臉的機會,就是為了幫他洗刷恥辱。
“多謝官家!多謝諸位同僚,琦一定幸不辱命!”韓琦重重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