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良官居監察御史。
若升遷,自不可能頂替唐介或歐陽修。
若蘇良被調出御史臺,去地方委以重任,那夏竦和陳執中絕對要彈冠相慶了。
即使給蘇良個國公,去富庶的應天府或江寧府當主官,他們都沒意見。
趙禎微微一笑。
他深知蘇良在御史臺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並且,蘇良才不到三十歲,若成了“相公”,很容易泯然於眾人。
這是趙禎絕對不願看到的。
“蘇景明,此次貝州平亂,你當居次功,朕實在想不出該如何封賞你,你想要什麼?”
“要錢!”
蘇良一臉認真,不假思索地說道。
這兩個字瞬間就將趙禎整樂了,他喜歡蘇良的實在。
滿朝文武,除了三司,能提出此等俗氣的封賞,也只有蘇良了。
蘇良接著說道:“官家,臣曾許諾,百家學院不用於賺錢,臣總不能將曹家之財薅光,那副‘釋迦佛捏福字’圖,便屬於百家之術,故臣懇請官家賞賜一些錢財,將百家學院做大做好,為朝廷效力。”
聽到此話,趙禎心裡甚是舒坦。
“好,朕便賞賜你錢財,這筆錢從朕的內藏庫出,至於數量,咱們私下議。”
“多謝官家恩賞!”蘇良心中甚是滿意。
內藏庫乃是皇傢俬庫,不在三司管轄之內,趙禎給多少,全憑他的心意。
眾臣看到趙禎與蘇良如朋友一般的對話,甚是羨慕。
……
隨即,話題再次回到元昊身死的話題上。
歐陽修率先拱手道:“官家,此乃攻打西夏的大好時機機,西夏國變,內部混亂,正是羸弱之時,我等應乘隙舉兵!”
“臣附議!”唐介也站了出來。
“臣附議!”包拯站了出來。
“臣附議!”
……
何郯、趙抃、周元、範鎮等臺諫官都站了出來。
“西夏彈丸小國,多次偷襲我朝西北邊境,更曾令我大宋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戰全輸,實乃國恥,此恥當下可報!”吳育也站出來說道。
這時,翰林待詔丁度開口道:“官家,伐喪非大國所為。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