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開封府。
包拯可能就一個好友,那就是蘇良。
二者亦師亦友,且依照二人的人品,根本不可能做出任何逾越禮制之事。
全朝堂都知曉,臺諫官不應與其他衙門的主官在私下走得太近,也知曉包拯與蘇良走得非常近,但無人去彈劾。
因為這是官家默許的事情。
高若訥也不知是不知曉還是裝迷糊,就是以此事彈劾蘇良。
趙禎直接將此奏疏留中不發了。
兩日後。
高若訥第三次呈遞奏疏,還是彈劾蘇良。
這一次,他稱蘇良與民間小報的製作者,關係特別近,有操縱輿論,控制民間言論之嫌,建議將蘇良驅逐出臺諫。
五日被彈劾了三次。
蘇良頓時惱了,其直奔御史臺臺院。
臺院內。
蘇良站在院內,高聲道:“高御史何在?麻煩出來一敘。”
片刻後。
高若訥從屋內大步走了出來,一旁臺院的一些官吏也圍了過來。
蘇良道:“高御史,五日間,你彈劾了我三次。你作為御史臺的侍御史兼知雜事,若眼裡都盯著一些雞毛蒜皮,我建議你去開封府當個巡差。”
高若訥走到蘇良面前。
“老夫做事,光明磊落。你蘇景明作為臺諫官,遲到早退,桌前酣睡,且在臺院內大聲喧譁,有違臺令,老夫怎能不彈劾!”
“此外,你與其他衙門主官私交過甚,與民間小報製作者亦關係匪淺,這是一名臺諫官應做的事情嗎?”
“從今日起,老夫便盯著你了,若你以後事事皆如此,老夫傾盡全力也要將你這匹害群之馬從御史臺趕出去!”
高若訥挺起胸膛,說得義正辭嚴。
聽到這番話。
蘇良不由得覺得有些恍惚。
他似乎看到了曾經那個天生的反對者王拱辰,自己是大宋唯一的光,別人皆是汙點。
蘇良淡淡一笑,扭臉便離開了臺院。
與這種活在自己世界的人辯論,沒有任何意義。
他也無懼對方彈劾。
此等雞毛蒜皮之事,根本不可能將蘇良從監察御史的位置上拉下來。
此刻,蘇良突然明白,為何他挨的罵比夏竦都要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