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他確實覺得做錯了事情,沒想到竟然帶來了如此良好的後續反應。
這一刻。
趙禎又找到了一個與百姓相處的小竅門。
真誠,可消彌絕大多數矛盾。
百姓不僅僅是被管理者,他們也有可能成為朝廷的支柱。
與此同時。
賈昌朝和李仲昌互相推諉的奏疏也呈遞到了趙禎的面前,趙禎看了一眼,便將其扔到了一邊。
事後,此二人必將遭重懲。
……
兩日後。
歐陽修在將橫隴、商胡兩處地方重新挖開後,水勢漸漸得到了控制。
源於各個州府的救援車隊不斷加入,本來極大可能會產生的民亂,也消失於無形中。
歐陽修,一日一報傷亡情況。
得益於他和蘇良的那封簽名信,河叔足足帶走了七千多名百姓轉移。
而這七千多名百姓原本將會是遭受河患侵害最嚴重的一群人。
……
這一日。
一些商人奔向御史臺開始捐贈起物品來。
因為大家都知道。
蘇良與歐陽修,以二人之力抗全朝堂,反對黃河分流入六塔河。
若朝廷執行他們二人的想法,便絕對不會有如此巨大的災情發生。
百姓們很聰明。
他們去開封府捐款捐物、去三司捐款捐物、又來御史臺捐款捐物。
但就是不去樞密院。
而此刻。
蘇良與唐介站在院內,看著御史臺的吏員們將捐贈的物品分門別類,不由得有些感動。
這就是他們想要的官民關係。
沒想到竟因官家的一篇《罪己詔》變成了現實。
這時,蘇良看向唐介。
“子方兄,遭遇水患,百姓們便如此熱情相助,若有一天,朝廷準備收復燕雲,你覺得百姓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聽到此話,唐介先是一愣,然後激動地說道:“若朝廷要收復燕雲,百姓什麼反應我不清楚,但我唐子方願傾盡家產助之,我……我也願意上戰場!”
收復燕雲。
不止是趙禎的願望,士大夫官員們的願望,也是所有大宋子民的願望。
蘇良望向遠處的天空,喃喃道:“我輩仍需努力,這一日,應該不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