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做得都甚是考究。
……
四月十八日,大理寺卿趙概提交了冷青事件的結果。
王氏是宮女無疑。
王氏被官家臨幸的日子無疑。
龍鳳刺繡抱肚無疑。
冷青的所有說辭與廬州的情況無疑。
……
大理寺的一些官員甚至在私下議論,冷青在眉眼間確實與官家有些相像。
且其談吐甚是儒雅,頗具皇子風采。
當下,還未有科學的認親之法,眼看著證據越來越偏向冷青就是趙禎之子。
御史臺內。
蘇良看到大理寺卿趙概的調查結果,覺得有些奇怪。
他不是質疑趙概的能力不行,而是發現此事的所有證據就好像擺在太陽下,彎腰就能撿到了。
有些過於順利。
突然,蘇良想到了那晚冷青和兩個打手提到的一個名字:高爺。
“高爺是誰?”
蘇良不由得來了興致。
當即,他便奔向了開封府,欲讓包拯好好查一查這個高爺。
那兩個打手的身份皆已查明,都是退伍的禁軍,是冷青花錢在汴京城僱傭的護衛。
查一查他們,沒準兒能查到這個高爺。
包拯也覺得此事過於順利,不由得在暗處查了起來。
不到兩日。
包拯的線人便發現那兩個打手去了汴河旁衚衕的一座小院,而院內,住著一個道士,名為高繼安。
高繼安在州橋下,有一個卦攤。
據調查,他與冷青幾乎同時來到汴京城。
很有可能,就是高爺。
與此同時。
蘇良也有新發現。
他透過劉長耳發現,近日汴京城內流傳的一些誇讚冷青的話語,乃是有人花錢僱人傳播的。
蘇良的心裡,突然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斷。
……
這日,午後。
蘇良手拿一冊呂不韋編纂的《呂覽》走到州橋下,不遠處還站著數名便衣的開封府衙差。
此刻。
一個年約五十歲的長髮道士,正在卦攤前打著瞌睡。
此道士,正是高繼安。
蘇良大步走了過去,坐在攤子前的小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