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年輕時,勤於耕田,播種甚廣,寵幸的宮女足足有數百人。
但大多都是一夜之歡。
他連臉都記不住,更不要說名姓了。
大約半個時辰後。
張茂則手拿一疊冊子,快步走來。
“官家,經查,龍鳳刺繡抱肚確為宮中之物,天聖八年,王氏乃掖庭宮女,三月十五日得官家臨幸,四月初八離宮,此供詞並無謬誤。”
“真的?”
趙禎從御案後走了出來,來回踱步了兩圈後,看向包拯,激動地說道:“包卿,你……你……務必要將此事調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若冷青真為朕骨肉,朕定將其以皇子待之。”
“景明,你主意多,也協助包卿調查此事。”
“臣,遵旨。”包拯與蘇良同時拱手。
此刻,二人是瞭解趙禎心情的。
這些年,趙禎因無子遭受了太多委屈,日日夜夜都被官員和百姓戳脊梁骨。
曹皇后到底生男生女還未可知。
而今突然掉下了一個“兒子”,他自然甚是興奮。
兒子,是他的腰桿,是他的底氣。
有了兒子,他就敢御駕親征,他就敢巡視西北和江南……
……
午後。
朝堂和汴京街頭就炸開了。
人人都在討論這個遺落在民間的“皇儲”。
而冷青近日做的一些事情也都被百姓扒了出來。
“怪不得這位冷公子對貧困百姓出手如此闊氣,能幫則幫,原來竟然是官家遺落在民間的皇子!”
“品評百官,句句獨到,對官家的品評更是彰顯了子對父的孝義與崇敬,這位冷公子,若真是皇子,日後也定是一位賢王,甚至是明君啊!”
“那日在樊樓,冷公子起身為我敬酒,酒杯放的比我的都低,此等禮賢下士的德才,日後必成賢君!”
“冷公子說話如春風化雨,沁人心脾,原來是繼承了官員的‘仁’啊!”
……
由於冷青前些日子做的好事頗多,民間對他的風評極佳。
而蘇良聽到這些話,不由得一陣頭疼。
似乎只有他和方幼娘看出了冷青的真面目。
這時。
夏竦也不知從哪裡得知,蘇良毆打了冷青。
他上奏諫言,稱包拯與蘇良關係甚篤,理應避嫌,另外他彈劾包拯將冷青關押在府牢甚是不妥。
且此事涉及皇家宗室,應交由大理寺處理。
趙禎聽後,覺得甚有道理。
當即令大理寺卿趙概全權接手了此事。
趙概斷案雖不如包拯般雷厲風行,但卻也甚是嚴謹。
他令內侍省再次取證,再次審問冷青,還派人去了廬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