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解釋不了這些垃圾DNA為什麼還會起作用?而且數量是如此之多,比重是如此之大!!”
拉希德說到這裡,一臉沮喪的表情,跟他之前一副自信的樣子,判若兩人。
“藤原先生是細胞領域的專家,一定能解釋得了拉希德前輩的疑惑問題。”
扎克看看拉希德,又看看藤原不娶,用期許的眼神對藤原不娶道。
“我剛才說了,DNA只是基因儲存器,基因也只是一種遺傳資訊而已,當不了生命的主人。真正的生命主人,是細胞。地球誕生的第一個細胞,在它適應環境,並與環境長期鬥爭中,發生了進化。當時的地球環境是極不穩定的,所以環境常常發生變化,細胞在克服環境中,也逐漸學會了一些‘生存本領’。為了‘後代’從一誕生就能適應新的環境,能從一出生就帶著‘生存本領’傍身、防身,於是母細胞就把進化的資訊寫進了‘日記’裡,然後在細胞分裂的時候,根據周圍的環境,讀取日記再決定誕生出怎樣的新細胞出來。”
藤原不娶娓娓道來,竟然像講故事一樣,聽得隊員們即詫異又懷疑!
“感覺在聽童話?”
“仔細一想,好像是這麼一回事。”
隊員們竊竊私語起來……要知道童話都是騙人的啊!
“所以,細胞跟隨著環境的變代而進化,一直進化,並一直堅持不懈地寫日記,最終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種,而它們體內的日記本也就成為今天這樣厚厚的一本?”
唐起總結性地陳述道,還不忘用相同的風格講故事道:
“小到單細胞生物和細菌,大到植物、動物甚至是人類,這些物種在今天一聚會,紛紛拿出了各自的日記本,一看都是了不起的鉅著。”
唐起的話,引發隊員們會心大笑。
但笑歸笑,沒人覺得這是個玩笑。
大家都是搞科研的,還是能分辨真假的。藤原不娶這另類的解讀,至少沒有違背事實——細胞現狀的確如此,只不過基因專家把DNA放在第一位,藤原不娶則把細胞放在第一位,立場不同罷了。
“藤原先生把DNA看成是細胞寫出來的日記,那為什麼還被我們這些基因專家們,解讀出生物的基因密碼?”
拉希德問道:
“並且這種解讀不是一廂情願的解讀,至少我們解讀出來後,還得到有效應用,比如用在醫療上,也取得了矚目的成績,解決了一些原本無法解決的疾病,攻克了一些原本無法攻克的醫學難題。”
拉希德的話,讓隊員們回過神來。
確實,如果DNA看成是細胞寫出來的日記,怎麼還能被解讀出基因密碼?而且——至少這些基因密碼被證實是行之有效的!?
“我對細胞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研究時間也不長,還無法完全掌握細胞的語言,不能把它的日記本完全翻譯出來。我只能這樣給你一個解釋——”
藤原不娶猶如法布林附身,將畢生精力放在細胞研究上,竟然還說他“不夠深入”“時間也不長”!?
只聽他繼續道:
“細胞是這樣寫日記的:今天吃到了什麼,身體起了什麼反應,哪個部位分化出什麼物質。這些物質對明天的我有什麼幫助,是個未知。到了第二天,細胞考察到了這些物質的作用,有幫助,它就留下來,並且是怎麼個有幫助法,它會剖析這些物質與它身體發生反應的詳細過程;沒幫助,它就排洩出去,或者有損害,又剖析怎麼個損害法,如何應對……然後把這一切,都記錄在日記本里。在這篇日記裡,真正提及到細胞身體資訊的,即能決定遺傳資訊的字眼,很少,很少。”
藤原不娶說完,看著拉希德道:
“這就是你們在DNA解讀到的10%有用的基因和90%垃圾DNA。細胞在分裂子細胞的時候,會重新審視周圍的環境,比如確定這環境經常會出現某種物質,而這種物質對細胞是有損害的,那麼細胞分裂時就會翻找日記,找到曾經有關自己在這個環境中產生如何反應的記錄,並把對應產生的‘反應機制’當成一種‘生存本領’提取出來,賦予子細胞。這樣,子細胞一分裂出來,就能直接對付新的環境。”
藤原不娶的解說,讓隊員們詫異不已。
關於細胞,隊員們自問沒有藤原不娶懂,而他的解說聽上去,又像是那麼一回事,所以隊員們也就只有詫異的份,而無法反駁,或者提出詰問。
“換言之,我們人類解讀到的基因資訊,其實都是細胞無意中放出來給我們看到的——因為在與環境鬥爭中,觸及了基因,細胞在自我剖析中才會把‘被觸及’的基因‘暴露’出來,即寫在它的日記本里。而沒寫在它日記本里的,可能更多,也即是基因專家所說的隱性基因,或者說是未知基因。”
拉希德一直在認真地聽著,剛開始是不以為然的表情,到最後,完全變成了震驚的神色。
他在研究人類基因組的時候,的確碰到過這方面的困擾,比如重疊基因問題、等位基因問題,還有隱性基因問題。現在聽到藤原不娶這另類的解讀,站在細胞為主人的角度去解讀,瞬間就明白過來。
……難道,細胞才是生命的主人?拉希德在這一刻,陷入了失神當中,錯愕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