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生命日記”的說法,拉希德也不禁愕然失神了一下。
攻克人類基因組以來,誕生了基因組學、生物資訊學這兩門新學科,並且在治療疾病上取得了新突破,比如基因診斷、基因療法:醫學家利用掌握到基因組知識,擺脫了傳統的重治療(發現疾病才就治)方式,轉為重預防(利用基因診斷提前預知到疾病的發生,從而提高預防)。這一切都是攻克人類基因組帶給拉希德的巨大信心,他有理由相信,只要完全破解了人類基因組,一定能徹底解決人類的疾病問題。
但是,這一切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雖然成功繪製出基因圖譜,但在破解人類基因組的過程中,還是遇到了許多解釋不清、研究不透的問題。
所以,當聽到藤原不娶提出“DNA只是細胞記錄下來的一本日記”時,拉希德怔住了一下:真希望這個藤原不娶是對的,能解決他遇到的那些鑽研不了的問題;同時又希望藤原不娶是錯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是功不可沒的,要是被推翻或者被否定掉,那將是生物界的哀鴻遍野……
“有什麼證據,證明DNA是細胞裡的一本生命日記呢?”
扎克也好奇地重複問道。
“據我瞭解,DNA不更像是一個密碼本嗎?關於生物的密碼本。”
哈雷姆插話進來道:
“在DNA大分子裡,以DNA為子中相鄰的三個鹼基代表一個密碼子。任何三個鹼基相鄰排列在DNA分子中,就形成一個三聯體密碼。每一個三聯體密碼都具有一定意義,有的代表轉錄的起始,有的代表轉錄的終止,但是大多數代表一種氨基酸的密碼。拉希德前輩,我說得沒錯吧?”
畢竟拉希德才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哈雷姆說完後,還要向拉希德確認一下。
拉希德點點頭,表示確認,然後補充道:
“生物體內常見的鹼基有5種,用字母代表分別是A、G、C、T、U。根據三聯體密碼編制規則,每三個組成一組,就有64種組合。”
每一種組合編碼出對應的一種氨基酸,除去三個三聯體不編碼任何氨基酸(它們代表停止或無意義的密碼子,分別是UAA,UGA和UAG),64種組合減去3種,還有61種組合。
這61種組合理應編碼出61種氨基酸才對。
事實上只有20種氨基酸。
原因是有些氨基酸,竟然可以由幾種不同的組合編碼出來。也即是61種組合中,有的組合竟然編碼出相同的氨基酸。
這表明這總的64種組合中,有些組合是“重複的”,是“多餘”的。
“前輩參與了人類基因組計劃,在此過程中有沒有這樣的疑問呢?”
藤原不娶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反問拉希德道:
“為什麼64種組合中,有些組合是‘多餘’的?”
拉希德點點頭:
“是的,我有過這樣的疑問。”
這正是拉希德碰到的解釋不清、研究不透的問題……停頓了一下,拉希德又道:
“我更大的疑惑就是整個DNA遺傳資訊。人類DNA序列中有遺傳效應的片段只佔大約10%,這裡說的遺傳效應不光指直接參與蛋白質變異的部分(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基因只有5%),還包括那些起到輔助作用的類似啟動子、終止子的序列。也即是說,我們的DNA絕大部分是不參與記錄和表達遺傳資訊的,90%屬於垃圾DNA。是的,90%屬於垃圾DNA!”
拉希德格外重申了一下“90%屬於垃圾DNA”,這讓在場的隊員們格外震驚!
——在DNA裡面,竟然有高達90%的部分是“無用的”“多餘的”!
細胞不能像種子發芽一樣,實現從“無”到“有”的過程,或從“小”到“大”的過程,誕生細胞的唯一途徑,只能是透過細胞分裂。
——必須要在原已存在的細胞上,進行分裂,才能誕生出新的細胞!它沒辦法給一個“種子”就能發育出細胞出來。哪怕是細胞培養技術,也同樣是建立在細胞克隆的基礎上,即要提供原有的細胞才行。
所以,細胞分裂是誕生新細胞的唯一途徑。
細胞分裂是如此重要,而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為了得到百分百的遺傳資訊,細胞核裡的DNA必須百分百地忠實複製,結果“裡面竟然有90%的垃圾DNA”?
這的確讓基因專家費解!
——如此高標準的複製,結果目標物件全是多餘的垃圾!有用的僅佔10%!
“我們發現垃圾DNA中包含有重要的調節機制,從而能夠控制基礎的生物化學反應和發育程序,這將幫助生物進化出更為複雜的機體。生物越複雜,垃圾DNA似乎就越重要。”
拉希德更為費解,且更為疑惑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