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是我,唐起。”
“唐起?嗯,唐起……這次找我,沒鑽牛角尖了吧?”
葉學海在電話另一頭,聲音溫和地道。
牛角尖?
唐起一愣,想起上次通話,拿“平行世界”去向葉教授討看法,結果就被他罵了一頓……唐起開始有點後悔撥打了這號碼,但找不到更有能力聊這話題的前輩,只得強忍頭皮回應道:
“遇到了學術上的麻煩,想向教授請教。”
“說說看吧!”
葉學海那邊一下子銷聲、安靜,猶如一面湖水。
“是這樣的,為了研究平行世界,我將人類進行量子化,得出人類量子的概念……這個人類量子姑且就當成物質意義上的粒子吧,進行了數學建模……哦,是粒子標準模型的拓展嘗試……”
“不用問,行不通的!”
“你怎麼知道行不通?你都沒聽我往下說……”
唐起詫異!?
興致勃勃地找上來討教,你都沒聽我說怎麼一回事,就直接潑我冷水?
並且……連唐起的牢騷也被葉學海打斷:
“人類怎麼能被量子化?人類跟量子是一回事嗎?人類量子是什麼東西?是指量子意識嗎?”
葉學海聽得一塌迷糊,有點生氣,卻不得不幫唐起認真分析道:
“意識怎麼能看成粒子?意識只是大腦神經活動的產物,沒有實質,哪能是粒子?意識是純精神活動,與物質意義上的粒子絲毫搭不上任何關係……”
“我說的人類量子,是指生命個體,沒說是意識……好吧,就暫且說是意識吧。但這個意識不是大腦解剖學上的意識,不是思維原理上的意識,它是代表生命個體的獨立意識體,決定人類生命存在的唯一標識:有它,人就活著,沒它,人就是一屍體。它在我的研究上只是一個物理算符……”
標準模型的建立讓唐起有千言萬語,急需與專業同行進行深入交流和討論,結果碰上葉學海這種老學究,如對牛彈琴;偏偏他還很固執、很認真!
“甭管是不是生命意識,只要是意識就不可量子化,它缺乏重複性和可驗證性!量子意識在科研界是廢區,毫無用處,哪怕是用量子力學的框架,生搬硬套腦電波的電子波函式,去詮釋大腦誕生意識的原理,開闢量子大腦的研究,都比你搞這種毫無實用價值的研究要有意義得多。”
葉學海有點上火。
看到自己的徒弟在歪路上越走越遠,他心裡痛惜!
“站在人類體系這個大系統的角度上看,生命意識怎麼就不可量子化?組成人類體系的每一個人——個體意識就是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單位,每一個人都可以視為量子……”
“就算你硬要把生命意識量子化,那麼它的物理量在哪?既然能被量子化,前提總得有一個物理量存在吧?”
“人類社會總體觀就是一個物理量……”
“人類社會總體觀?好一個人類社會總體觀!”
葉學海忍不住發火,詰難道:
“這個人類社會總體觀,有多大?數值呢?數值是多少?”
“數值暫時給不了。看到多大就多大!”
“你好任性!我看你是讀書讀傻了,還是搞研究腦子瓦特了?”
葉學海差點仰天長逝……努力剋制一下情緒後,他接著道:
“量子力學只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你把活人當成微觀粒子,是想研究什麼?去算算一個活人的動量和他的位置?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想了解人類社會活動規律、執行狀態,那就去讀人類社會發展史,用不著把人看成一個量子!國家培養你這樣的物理學家,不是要你去做私家偵探,也不是要你去做社會學家。”
“人類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小到連微觀粒子都不是……”
見教授完全不理解,唐起同樣有些激動,繼續回敬道:
“知道為什麼發現不了地外生命?你以為外星生命會跟我們一樣,有一個物質身體?他們真存在的話,一定就在我們的身邊,是我們的認知水平限制了我們的眼睛。”
唐起氣憤憤地擱下電話!
宋昌不知在什麼時候走了進來,就站在門口邊上,用詫異的眼神看著唐起。
備註:唐起建立的這個模型場論,是裡其初期構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深入完善。裡其願意分享這個模型,歡迎寫科幻的朋友引用《唐起意識穿越標準模型》作為理論基礎,為我們的科幻創作添磚加瓦,豐富內涵。當然,後繼唐起這幫瘋子科學家,還會繼續完善和拓展,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