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自已是誰不?”
得到的答覆是:
“唐老師精神正常,知道自已是誰;情緒除了一點高漲外,並沒有其他反常。”
這一點,可以從坐在那張堆列了一桌子科研專案資料的年輕人判斷出來——
他正很嚴肅、孜孜不倦地拿著筆,在一張紙上唰唰唰地畫著什麼,計算著什麼……
“光粒子沒有質量,所以它能達到光速。”
“人的意識原來也是一種粒子態,它同樣沒有任何的質量。”
“沒有質量,完全可以跟光粒子一樣實現光速。”
“只要加以輔助,是能夠實現光速或超光速,進而實現時間的靜止或倒退!”
唐起一邊寫著,一邊喃喃低語,聽得系主任如遭電擊,同時兩眼放光——
他低吼一聲,一巴掌拍在了那張寫滿了符號和公式的紙上:
“唐老師,你瘋了,誰告訴你人的意識是一種粒子態?”
一臉文質彬彬的唐起,終於抬起了他的臉,扶了扶鼻樑上的那副無框眼鏡,露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微笑……
……
系主任從唐起所在的科室出來後,他忍不住要發瘋了。
接下來,輪到所有人要發瘋了。
包括同科室的老師!
“實現時空穿越的壁壘,不在時間機器,而在於怎麼剝離出人的意識?”
“科技史上困擾了近兩個世紀的終極大難題,竟然是一個醫學難題?”
很快,在通訊發達、娛樂至上的時代,唐起的研究“成果”馬上在網際網路上掀起一陣狂潮。
加上標題黨的點風扇火、推波助瀾,不僅唐起的“成果”大白天下,就連他的“瘋”病也成了人盡皆知的事情。
剛開始是個別稍有信服力的新聞機構,小心翼翼地發表諸如《難度降級,時間機器有望實現》、《回到過去不再神秘,時間桎梏即將被打破》、《剝離人的意識才是實現時間機器的關鍵》,等等。
然後是捕風捉影的記者盡情鼓吹,自信地把“可能”給去掉:《一個人的時間倒退,卻是一個時代的科技進步》、《醫生操起了一把時間上的手術刀》、《瘋子的精神,天才的成果》,……。
最後是流量媒體為博眼球,毫無底限地加入了八卦元素,再加上天馬行空的發揮,就成了諸如此類:《沉迷研發時間機器,唐教授目的不純》、《震驚,教授為解決單身難題誓研時間機器致瘋》、《回到爺爺小時侯跟奶奶說早安》,不勝列舉……。
而唐起的同學圈子,也泛起了不少波瀾。
“人的意識是一種粒子態?老唐哪來的靈感?”
在一張巨大的演唱會海報下,秦燦按下了手機鎖屏鍵,關掉了一篇關於老同學的報導。
自從科研無出路後,秦燦進軍了娛樂圈,沒再跟堅守在科研路上的唐起有聯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