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欽定的宮宴,朝臣和女眷都要參加,禮部也下了功夫,早早的就安排妥當,太監宮女全都凝神伺候,不敢出一點差錯。
雖不敢出差錯,但細微之處,也全是勾心鬥角,大到座次,小到茶水點心,既無傷大雅,又能膈應人。
譬如解時雨的座次,便排在了所有女眷之後,整個人幾乎都隱在了花叢中,茶涼透徹了,也無人來換。
解時雨安然而坐,對照著自己畫過的輿圖,悄無聲息的打量宴會處。
這裡新修葺過,女眷此時坐的是一座坐北朝南的殿宇,雕欄粉牆,面闊五間,前後穿堂,前宮門出去往東是群臣所在,右邊一間東館,是女眷休息的地方,後宮門出去,靠近御花園。
要是走,倒是可以從後宮門走。
不過最好是什麼事都不會發生,就這麼安安靜靜的呆到宮宴結束。
她前方又到了兩位小姑娘,到了之後也不就坐,躲在一邊嘁嘁喳喳的說話。
這兩位都是儀態端方,明豔可人,不過是一個高而纖細,一個小而圓潤,樣貌上倒是不相伯仲。
她們心裡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噼裡啪啦的一打,就要互相說一說。
“明珠,你二姐是不是已經定給五殿下了?”
“別胡說,五皇子妃還在呢,我家裡也很為難,慶妃娘娘也沒給準話。”
“我聽說已經油盡燈枯了呀。”
“這話都說了多久了,五皇子妃還在,足見五皇子妃心裡也憋著一口氣呢,皇家無情,想要她死,她就偏不死。”
“哎,也是,對了,四皇子妃怎麼還沒有出來......”
“你要死啊,這也敢說,都說她是觸犯了龍威!”
兩人正說的熱鬧,忽然又有兩個小姑娘伸手衝她們一指,走了過來。
叫明珠的兩位也連忙停住話頭,往前迎了幾步,相互見禮。
其中一個是常沐的女兒常悠心。
常沐是太子太傅,又是禮部尚書,常悠心常去各種宴會,解時雨在徐錳府上見過她。
叫明珠的小姑娘問她:“常姐姐,你父親回了嗎?”
解時雨眼睛放出一點黑黝黝的光。
常沐出京了?
太子監管著漕運的事,他怎麼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京,莫非是皇上有事......
皇上有事,不讓腹臣撫國公去辦,怎麼讓常沐去辦?
這事蹊蹺。
常悠心瞪了明珠一眼:“我父親一直在家,還要回哪裡去?”
她說完又道:“寶蘭,你看見解時雨了嗎?”
這麼連名帶姓地叫一個不相識的姑娘,實在是太不友好,還沒見上面,就已經有了火藥味。
叫寶蘭的姑娘道:“你找她?你不是一向瞧不上她的嗎?”
何止是瞧不上,簡直就是不屑與之為伍。
可解時雨不大出門參加她們之間的宴會,好不容易參加了,見了誰都是個不冷不淡的樣子,都沒機會給常悠心一個表明自己態度的機會。
常悠心垂著臉,語氣很是不痛快:“你們不知道,原來皇上還沒賜婚的時候,王家就在和陸大人說親了,皇上都掌了眼的,
誰想突然蹦出來個解時雨,還是寒門衢巷裡的姑娘,弄得王家姐姐現在都不好意思回京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