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國不僅有國有企業,也鼓勵民營企業的創辦。
目前最大的農機公司,正是民辦企業。
對方已經做成相當的規模,擁有廣闊的龍國市場,此時再入局,明顯有點高位入股的意思。
即便是賺了錢,升值空間也不會太高。
要入局拖拉機企業,就得尋找績優股。趁還沒發展起來的時機,注入大量資金,助其擴大規模,並將之化為龍耀集團旗下的產業。
南河州的富和農機公司,成立時間只有不到兩年,產業規模很小,正是韓琳幫蕭毅尋找到的目標。
搞定了安西州的水源地,韓琳帶著專家和相關人員,直接飛回了龍城。
蕭毅則是搭乘另一趟航班飛往龍都,開車前往南河州。
富和農機公司的總部規模比想象中還要小,生產線相對落後,造的還是幾年前的過時產品。
優點是價格相對低廉,兜裡不算寬裕的農戶會選擇購買一臺,做點鄉鎮附近的生意。
發家致富很難,維持溫飽沒什麼問題。
這種生活條件,顯然不符合全面經濟發展戰略的規劃。如何讓平原地帶的農民也富起來,同樣在蕭毅的考慮範圍之內。
他不僅是各州州長公認的活財神,也是藍正山麾下的得力干將。坐在了這個位子,不能啥事也不幹。
富和農機公司的老闆梁勇是個面目很和善的人,中等身材,穿著中年人常穿的衣服,腰帶上掛著一串鑰匙,走路時發出叮鈴噹啷的聲響。
見到蕭毅,梁勇立馬加快了步幅頻率,趕過來和蕭毅握手。
“蕭老闆,歡迎您來我司蒞臨指導。”梁勇說的詞,還是從網上搜來的。
他在創業之前是油漆廠的老闆,將工廠賣給大公司,積累了一筆啟動資金,從而入局拖拉機行業。
由於技術落後,難以生產大型收割機,和這個行業裡的龍頭企業難以抗衡。
市場太小,導致他不敢向銀行貸款,用於擴大規模。
蕭毅有投資意向,無異於雪中送炭。
梁勇詳細調查過龍耀集團的背景資料,得知是一家以實業為主的大型綜合集團,擁有資源整合方面的巨大優勢,立馬萌生了加盟集團旗下的意向。
背靠大樹好乘涼,在龍國是上了講究的話。
加盟龍耀集團的好處,他很清楚。
唯一的弊端,就是他由大老闆的身份變成二老闆,不過決策權還是掌握在他的手中。
梁勇並不想壓倒現在業內的龍頭企業,但也懷揣著將農機賣到全國各地的夢想。
自己的力量有所不足時,就得藉助更強大的力量。
蕭毅看過生產線,聽著梁勇慷慨激昂的介紹,實則沒有獲取太多有用資訊。
因為他前世是生物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對農機沒什麼瞭解,只能看出富和農機公司製造的拖拉機,體積著實有點小。
後邊懸掛的各種耕耘工具,同樣顯得很迷你。
這是工藝落後的直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