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珠子覺得渾身不自在,但是玉渺素很滿意自己的勞動成果,愛乾淨的孩子多招人喜歡,瞧著就舒心。
既來之,則安之。
能留在玉泉山金霞洞享受幾天輕鬆寧靜的愜意時光,靈珠子也是知道自己要珍惜機會的。
畢竟回乾元山的話,就沒這個待遇了。
人留在玉泉山,玉渺素也不可能不理會靈珠子,有些細節的事情,他還是要問問靈珠子的。
管教徒弟嚴厲一些倒是也可以,但是也不能太不近人情。
光是告訴徒弟自己是為了他好,而實際上也沒做出什麼讓徒弟感覺到師父是為了自己好的行動,長此以往的話,徒弟還會願意相信師父是為了自己好嗎?
太乙真人這樣管教徒弟的方式,玉渺素覺得並不適合靈珠子的成長。
靈珠子還小,他不能再這樣壓抑的環境下長大。
醜話說在前面是沒錯,但是也得把話說明白了才行。
光是說一句我是為了你好,那不論做什麼就是應該的,就是合理的嗎?
靈珠子還小,他只知道要聽師父的話,現在還沒有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如果全然聽師父的話,而不接受別人的建議,這樣是一件特別不合理的事情。
師父說的話是對的,但是師父說的話不可能永遠都是對的。
人非聖賢,一個人怎麼可能沒有錯誤?
學法術本就是個枯燥、乏味、漫長的過程,若是再用一種不太愉悅的方式教導弟子,那隻能讓人覺得更厭倦。
一旦厭倦了,也就會漸漸減少求知慾,沒了意向,那怎麼還有心思繼續學下去呢?
玉虛宮傳授法術的方式從來不是讓人被動學習,被動接受,而是提倡理解為主,寓教於樂,以輕鬆快樂的方式教授弟子。
弟子們能學會多少東西,完全看自身能領悟多少。
看著靈珠子現在這樣,玉渺素越來越覺得太乙真人是做錯了。
當然,玉渺素是不會和靈珠子直接說明自己的這些想法。
幫靈珠子的方式有很多,玉渺素完全可以將靈珠子帶回玉虛宮交給元始天尊教導。
但是這樣,肯定是會影響太乙真人和靈珠子的師徒關係。
雖然玉渺素有些懷疑太乙真人是想用靈珠子爭寵,但是他還是不願意判定這件事情為事實。
畢竟這種手段,是真的太不堪了。
雖然玉渺素覺得太乙真人的人品也不怎麼樣,但還是覺得他應該不會這麼做。
好歹是玉虛宮的人,玉渺素也不希望自己的師弟是個這麼卑鄙的人,更不希望元始天尊是看錯了人。
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畫龍畫虎難畫骨,外表是一臉正氣的人,實際也未必會是表裡如一的好人。
希望總是美好的,這現實嘛,就不好說了。
太乙真人可是指望著自己的這個徒弟出人頭地呢,這樣的話,自己在玉虛宮也就能揚眉吐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