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論是玉渺素,還是太乙真人,哪一個又不是闡教的棋子呢?
偏見,一旦形成就根深蒂固,難以動搖。
那一年,當元始天尊與太上老君說自己要受玉渺素為徒時,太上老君其實並不願意闡教接納一個妖族弟子。
所以玉渺素比玉虛宮其他弟子多了更多考驗。
一切原因不過是玉渺素出身妖族。
因為一個出身,就要被認定是心術不正之輩。
若是沒有那些偏見,玉渺素也不會失去心愛的人,更不會失去那麼多朋友。
太乙真人是太上老君極力推薦給元始天尊的人。
因為玉渺素深得元始天尊寵信,師徒關係親密。
太上老君心中一直都擔憂玉渺素有野心,恐怕今後會有二心,所以要安排可以制衡他的人。
原本是準備讓燃燈道人和太乙真人兩個人雙管齊下,合力壓制玉渺素一個人。
但是沒想到燃燈道人另有打算。
也就只剩下太乙真人一個了。
太上老君並不是直接告訴太乙真人讓他與玉渺素為敵。
因為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想讓太乙真人與玉渺素相爭,只需要一句話。
玉虛宮有那麼多仙族弟子,卻只看重一個小小妖族的玉石精,對他委以重任,這豈不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太乙真人可以說是和太上老君對妖族持同樣看法的人。
太上老君對妖族有看法是早年間遇到太多心腸歹毒,為禍人間的妖邪。
但是太乙真人就有些人云亦云了。
對於妖族,太乙真人可以說也是見了不少。
但是太乙真人從來都沒有考慮過他們的善惡,都是直接一棍子打死。
包括現在教靈珠子,太乙真人也是告訴自己徒弟,妖怪都是歹毒邪惡的,遇見之後,一定要徹底消滅,斬草除根。
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
一個人代表不了一個群體,獨立的個體不能代表整體。
花園裡的一朵花死了,能說成整個花園的花都死了嗎?
太乙真人只教給靈珠子妖族絕非善類,天生邪惡,可他沒有教給靈珠子人心險惡起來遠比妖魔更可怕。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親生兄弟,一母同胞的兩個人都有可能為了錢財反目成仇,骨肉相殘。
人心若是險惡起來,那就不知道有多殘忍了。
災年困苦,家中存糧不多,全家人餓的兩眼放光,看什麼都想吃的時候,那最危險的一個人就是家裡的兒媳婦了。
老孃只有一個,媳婦可以再娶。
少一張嘴還能省下不少糧食,少了她,全家人還能飽餐一頓。
人性泯滅的時候,和野獸又有什麼區別?
靈珠子留在玉泉山的一個月時間裡,可以說是受益匪淺。
玉渺素雖然沒有教靈珠子什麼厲害的法術,但是他告訴了靈珠子很多道理。
幫助別人不能沒有原則,因為看見那人是弱者就幫他。
如果一個人鼻青臉腫被人打倒在地,卻沒人過去扶他一把,官差將他帶走時全都說他是罪有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