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來南東村,全村的人都出來曬穀坪這邊,望著遠處緩緩而來的鑾駕,都沸騰起來了。
鑾駕內,坐著子嬰和薄貞兩人。
兩人透過車簾,望著曬穀坪上那歡呼沸騰的村民們,男女老幼皆有。
薄貞輕鬆一笑,說道:“陛下,百姓都歡迎我們!”
子嬰淡淡道:“給了他們實實在在的好處,又還有訓導部教化,這在情理之中、意料之中。”
他以後一統天下,每收復一個地方,都希望當地百姓能這樣,徹底歸順大秦,絕不能重蹈嬴政雖一統天下卻未能統一民心的覆轍。
鑾駕停下,從鑾駕到曬穀坪這段距離,由朗衛們先把守好。
子嬰和薄貞下得馬車。
鑾駕後的一眾官員,跟著下得馬車。
子嬰邁步向曬穀坪走去,眾官員跟在後面。
薄貞沒有跟上,而是留在原處,皇帝來視察民情,她作為女眷不便參與其中,遠遠看著就行了。
皇帝到來,曬穀坪上的村民們,過半數向皇帝跪拜,其餘的只躬身作揖。
有些小孩不懂得這些禮儀,由大人教導向皇帝行禮。
子嬰朗聲道:“父老鄉親們,免禮!免禮!”
禮畢後,子嬰繼續道:“在以前,你們被韓國叛徒管治,日子不好過。如今,陝縣被收復,大秦朝廷會讓你們過上好日子。”
話音落下,常灰率先鼓掌,其他人跟著鼓掌。
子嬰掃視著現場數百民眾,大人們大多興奮激動,小孩則是怔怔地看著皇帝,一副天真無暇的樣子,有些小孩看著如此大場面,為之感到新奇,露出天真的笑容。
又再打量著百姓衣著,儘管許多人身上衣服有補丁,但看不到有穿不暖的人。
隨後,子嬰再走近百姓,向百姓們瞭解情況。
他問一個老漢道:“老人家,你家今年糧食夠吃嗎?”
老漢嘆息道:“回陛下,草民兒子還在韓國叛軍中,聽說在新鄭。以後朝廷軍隊要收復新鄭,但願我兒能活著回來。”
子嬰安慰道:“老人家,秦軍不殺俘虜、降兵,在作戰中,也儘量少殺人!安心在家等候訊息。”
老漢繼續道:“草民孫子還未長大,我和媳婦種田,免賦稅後勉強夠吃,陛下恩德,草民和村裡的人都銘記。”
隨後,子嬰目光落在手牽著小孩的少婦身上,用和藹的語氣詢問家裡過得如何。
少婦道:“回陛下,草民丈夫戰死,家中只有草民和孩兒兩人。草民種菜和織布為生,勉強能度日。”
子嬰一連問及許多人,態度語氣好,要是遇到的家庭,會安慰兩句。
在以前,訓導部的吏員,跟他們說皇帝如何英明、如何愛民如子,有些人還認為是在吹噓。
今天一見,皇帝如此平易近人,如此關心百姓,果然不是吹噓。
皇帝每走到一處,都有貼身朗衛跟隨。
在外圍,有許多跟隨而來的衙役,每個衙役都帶著佩刀。
跟隨皇帝而來的官員們,見皇帝如此表現,更堅定認為這是千古明君。
某中年男子主動道:“陛下,草民叫周替,原是韓軍五百主。敢問陛下,如若草民從軍,是否還得從行伍開始?”
子嬰看了一下他年齡,應該有四十歲了,說道:“你這五百主,是否加入叛軍後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