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家在邯鄲的趙軍官兵們,終於可以和家人團聚了。
家不在邯鄲的趙兵,以及城外營地的齊兵、韓兵,都能待在溫暖的被窩裡。
聯軍西路軍三十萬人,最終回來的只有22186人。
第二天,皇宮書房。
李左車向趙歇、張耳詳細講述出征後的經過。
這更加證明了,秦軍是早有預謀,等到戰爭打了快一年,才突然間使用連弩,截斷糧道。
張耳道:“秦軍有震天雷、大小連弩、床弩,在以後的對陣中,我們都必須多加防範。”
李左車道:“要是能有連弩拿來研究,或許我們的工匠也能造出來。在後期作戰中,臣曾想讓士兵檢獲連弩,可秦軍防範甚嚴,始終沒機會。”
張耳道:“張良說有辦法對付秦軍新武器,可始終就是想不出辦法。”
趙歇埋怨道:“就是張良唆使我們一起攻秦,要不然哪會有如此慘重損失。不過也不能怪張良,他想滅秦,我們也想滅秦,誰會料到暴秦如此狡猾。韓國的人更少,更是元氣大傷。”
李左車道:“就算秦軍有連弩、震天雷、床弩,只要我們小心應對,還是能跟秦軍一戰。還有齊、韓、匈奴三國,只要我們不被離間,四國團結,根本不懼暴秦。臣會再練好兵,跟暴秦死戰到底。”
齊軍、韓軍在邯鄲停留三天後,各自啟程返回自身國家。
——————————
齊國,臨淄。
皇宮,書房。
劉邦接到最新訊息,返回邯鄲的齊軍,已啟程回來,估計三天後回到臨淄。
蕭何道:“臣認為,陛下還需像趙歇那樣,出城迎接歸來將士。”
劉邦有些不願意,說道:“如此寒冷,還要朕出去迎接那些敗軍之將、敗軍之兵。”
蕭何道:“雖然是慘敗了,但不是將軍們之過。趙歇能出城迎接,安慰將士們,難道陛下還不如趙歇?若陛下能如此做,將士們必定會感恩戴德,天下人會認為陛下是明君。”
劉邦無奈道:“行行行!朕出城迎接便是。”
得知灌嬰戰死,劉邦很是難過,去到灌嬰家中,慰問其家人。
劉邦是大張旗鼓去灌嬰家裡,做給別人看,齊國皇帝乃是明君。
要是別人不知道,對於劉邦來說,那就是白來了。
——————————
十二月底,齊魯大地上,寒風呼嘯。
臨淄西門外。
劉邦率文武官員,在這裡迎接軍隊歸來。
北風如針般吹打在劉邦臉上,吹得旁邊的大纛獵獵作響。
已五十餘歲的劉邦,身穿禦寒衣物,還披上虎毛披風,即便如此,仍然還有些寒意。
太冷了,要是不是蕭何強烈建議要來,他才不出來。
不久後,幾千官兵出現。
“陛下……”
夏侯嬰、王吸齊齊向劉邦跪下,痛哭著。
背後有許多官兵同樣流淚了。
劉邦表現出一副真誠的神情,道:“兩軍將軍已盡力了!出征失敗,非將軍過失。”
隨即彎腰把兩人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