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實往往比更加荒謬。
或許,現實和都不荒謬。
因為我們都清楚的經歷過,現實中的荒謬是由種種因果導致的,我們會感慨會倒溯,如果在荒謬的結果發生前,我們少做了某一件事或者多做了某一件事,導致時間錯開,會不會荒謬的結果就可以避免。
而感慨的荒謬是因為只有結果而沒有過程,更突兀一些。
像現在的東京。
如果視角一直隨著駱永勝移動,不曾交代宋廷故事,那麼突然說一句。
‘張耆殺了王欽若、氣死了趙恆。’
這太荒謬了,誰也接受不了,因為根本無法理解。
可事實卻是所有的事都好似上蒼有一雙大手在理弄著每一個人人生髮展的路線。
在這個結果之前一樣有無數的如果可以避免。
如果張耆忍住一口氣沒殺王欽若,趙恆就不會因為生氣而吐血昏迷。
如果沒有駱永勝,趙恆的身體也不會那麼差。
如果王欽若不和寇凖黨爭,張耆也不會和王欽若有如此深仇大恨。
如果......
如果......
可能性有無數,但結果只有一個。
不可更逆、不可轉圜。
只能徒勞嘆息,悔知晚矣。
就如同現實中,我們無心犯下的過錯隨著時間的發酵變得巨大,當數年後或者數十年後反傷害到我們自身時,後悔已沒了意義。
而比這更荒謬和更悲哀的則是,我們甚至不明白傷害從何而來、因何而起。
瘋狂的東京城陷入了混亂,無數的王公貴胄傻了眼,不明白為何好端端的,大宋就成了這樣,而守在通津水門做好赴死準備的賀勳一樣傻了眼。
他是沒打算活著離開東京的,可現在城門洞開,各處混亂,沒人搭理他了,也沒人去關心寇凖的離京。
探聽到原因之後,賀勳傻了。
趙恆死了?
這叫什麼事?
“這叫什麼事,趙恆竟然駕崩了!”
襄陽大營的駱永勝同樣感覺到不可思議,他北望東京,只覺頭腦混沌。
孤乃天命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