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是那個遠比大山更加不幸的寡婦,是因為這個寡婦的出現,讓本來在回憶中痛苦的大山反而心情變好了。
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去深思。
為什麼看到比自己不幸的人時,大山會覺得開心呢?
在我們去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告訴大家當時我在做什麼,我在耕種,在鬆土刨地,就在不停笑話寡婦的大山身旁。
如果我不幹活,那麼當天便吃不上飯,嘲笑和觀看別人的不幸並不能夠替代糧食填飽我的肚子。
可是在大山那裡,他更熱衷於把時間用在觀看別人的不幸上。
那麼這便有了答案。
因為大山這個漢子他的人生充滿了苦難,所以他需要精神上的慰藉,而這種毫無意義的慰藉來自於那些比他更加苦難的人。
只有當看到這些比他還要苦難的人時,他才會得到一種快感,一種麻痺他自己,讓他得以暫時逃避現實躲進幻覺或者自我安慰中的快感。
大山從來不去想他為什麼一直打光棍娶不到媳婦,也不在去想為什麼他的生活一如既往的處於苦難當中,每當他痛苦的時候,他已經習慣了去尋找那些比他更加痛苦的人,而後站在高處開懷大笑!”
話說到這裡的時候,駱永勝的語調已經高亢起來,字字話語中滿是斥責之聲。
“我在隨後斥責了大山,但他卻告訴我,這個世道太難了,不是他不想振作,而是艱難的生存已經讓他筋疲力盡。
那麼我想問問你們,到底是多麼艱難的生存,才讓我們開始尋求以這種毫無意義甚至是卑劣的方式來麻痺自己!
我們正在把自己帶入深淵,正在一步步的滑落進更加苦難的絕望,但我們沒有看到,因為總會有比我們更加苦難的人會不停的出現,等待著我們去嘲笑!
每當我們看到這些更加苦難的人時,我們就看不到深淵了,看不到自己正一步步的墜入何種可怕的絕望之中。
這就是我辦下這堂成功學的原因所在,我不是有多大的能耐可以幫助你們走向成功,而是要讓你們逐漸的看清深淵。
又不僅僅只是讓你們看清,更希望你們越過深淵並且征服深淵!”
說到最後,駱永勝已握拳半舉,慷慨有力的陳辭。
“你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我,而絕不應該成為大山。”
教室之內頓時掌聲雷動。
鼓掌這種表達心情的方式雖有了上千年的歷史,但時下在洪州流行的主要原因還是駱永勝當初幾次三番聽老孫頭說書起的頭,以至於此刻他的話音落下,滿堂學子皆如此。
駱永勝錯了一下眼神,看到了同樣在鼓掌的侯秉忠。
兩人的眼神在這一刻對上。
後者的神情很嚴肅,滿臉寫滿的深思。
未必是駱永勝的發言觸動到他,也可能這位浸淫仕途多年的老兵,如今的將軍聽出了更多的弦外之音。
後面的課,侯秉忠已不再聽,半途的時候便離去。
他覺得需要找個時間。
跟駱永勝好好的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