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桑沒有多加解釋,她將兩隻雞交給趙大滿處理,去抱小詩茵。
一個多月過去了,小詩茵比前段時間大了很多,一雙眼睛經常滴溜溜的看著人傻笑。
尤其是每次看到葉桑,笑得格外開心。
“小詩茵知道是你救了她,所以每次看到你都會笑。等長大後,必須要讓她孝順你。”
婆婆李氏每次看到這一幕,也不管小詩茵能不能聽懂,每次都對著小詩茵唸叨這句話。
小詩茵每次就笑,一個勁兒的對著兩人笑。
“小詩茵馬上就一歲了,再過幾年就是個大孩子了。”
趙二爺也緩緩開口,又想起小詩茵是在逃荒路上出生,且當初差點死掉的,眼睛瞬間就紅了。
“希望大荒鎮適宜咱們居住,這樣詩茵就能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長大了。”
趙二爺說著還看了一眼遠處的高山。
他們只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不指望能升官發財,只希望能安安穩穩,一家人能其樂融融的住在一起。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口飯吃,就很不錯了。
可這逃荒,背井離鄉的。大人也就算了,吃點苦不算什麼,但是幾個小孩子……
跟趙家二房駐紮的比較近的趙樹墩,聽到趙二爺的話接話道:“對啊,可別再走了。”
說完,趙樹墩還猛捶著自己的腿。
葉桑見狀,又給趙樹墩開了幾副膏藥。
“謝謝葉桑。”
趙樹墩接過膏藥,笑的合不攏嘴。
他這一路腿腳不便,多虧了葉桑的膏藥,否則還不知道能不能走到這裡。
村子裡其他人家,也都有了不想繼續逃荒的想法。但他們又不清楚這塊到底合不合適居住,一個個心裡都懸著。
直到里正回來,眾人慌忙圍了上去。
“里正,這邊的土壤咋樣?”
“你看這邊人之前種過啥作物沒?”
“四周有河沒?”
“你們走了多遠,才看到人啊?”
眾人像是開啟了話匣子,恨不得里正能一口氣回答他們的問題。
“你們彆著急,我一個個說。”
里正清了清嗓子,看向趙家村的人。
“我們翻過了兩座山,才看到有幾棟小房子。那邊有人種地,種的是小麥和粟米。”
里正說完這句話,趙家村人臉上都多了一些激動。
有人種地!
只要有人種地,他們就可以留下來!
“但也有個不好的訊息,河倒是有一條,但是在山上。冬天跟春天水非常小,但也沒有斷流”
里正說完,趙家村的人的臉色又有些失落。
水在山上,這個好像能接受,又似乎不能接受。
“里正叔,那這四周,為什麼沒有人居住呢?”
葉桑問出了他最關注的一個問題。
里正翻了兩座山才看到有人住的房子,那這塊沒有人居住的原地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