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過了這麼久,他還記著。
秦書淮心道,崇禎為了降低自己的不滿,倒也是煞費苦心了。不過雖明知崇禎這麼做有帝王心術的成分在裡面,卻也依舊覺得,崇禎同時也在努力維持這份兄弟情誼。
說道,“皇上,你不是說這東西保鮮不過二十個時辰,從江南運過來勞民傷財麼,怎麼這會兒也奢侈起來了?”
崇禎呵呵一笑,“朕身為一國之君,偶爾奢侈一下也不過分吧?這桂花棗泥糕朕可是盼了很久呢。這次錦衣衛去押解浙江巡撫王化貞入京,朕就以權謀私了一把,讓幾個錦衣衛買了棗花糕,先行一步,快馬加鞭給朕運過來。朕都算好了時間的,棗花糕一到,秦兄你差不多也該到了。現在看看,也就超過了兩個時辰,應該還算新鮮。”
說著,崇禎拿了一塊遞給秦書淮。
秦書淮吃了一口,味道果然不錯。
吃了會棗花糕,秦書淮覺得該說點正事了,於是說道,“皇上,那王化貞已經押解入京了?”
“還沒有,應該還要過幾天才到京城吧。對了,這次朕讓你回來,正要和你商量這事呢。”崇禎壓低聲音說道,“如今三邊兵權已收,朕已決意向東林黨開戰。事關重大,朕沒有秦兄在身邊坐鎮,心有不安,所以才急詔秦兄進京的。”
秦書淮微微一笑,心想崇禎這個理由找得倒是讓他無可挑剔。
皇上急著對付東林黨,所以把你從三邊招回來,說明你在他心裡很重要,這話放哪兒都沒毛病。
秦書淮也相信崇禎接下去是要準備對付東林了,而且肯定還會繼續重用自己,讓自己來主導這場鬥爭。
不過,這也無法掩蓋崇禎不想他染指三邊兵權的事實。
原因很簡單。秦書淮早跟崇禎說過了,對付東林黨的事,可以等他回來再辦,當時崇禎也是同意的。如今東林黨又沒有說要造反,甚至連王化貞被拿下,他們都沒有多大的反彈,所以根本沒必要把這事提前。而在三邊,秦書淮剛剛給了高迎祥沉重一擊,開了個好局,此時把他招回來,再換個主帥,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不合適。
不過秦書淮也不拆穿,只是順著崇禎的話說道,“皇上可想好如何對付東林黨了?”
崇禎道,“朕只想了大概,不過想必秦兄早已成竹在胸了。所以,這次還是請秦兄來坐鎮指揮,朕只給你唱個配角就好了。呵呵,有秦兄在,朕可不用操那麼多心,是也不是?”
秦書淮苦笑一聲,道,“皇上,有句話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秦兄快說,又怎麼和朕繞圈子了?朕可是和你一起逛窯子的交情。”
秦書淮點了點頭,“那臣就說了。臣以為,東林黨已失三邊,早已不足為懼。眼下大明真正的心腹大患,是各地剿而不滅的流寇。臣之前建議,先清三邊匪患再滅東林,就是這個道理。如今三邊匪患未除,皇上若是急著剿東林,臣怕到時各地動盪,給各地流寇以坐大之機。臣甚至擔心,有些東林督撫會帶著嫡系兵馬,與流寇狼狽為奸,到時候局面就更加無法收拾了。”
崇禎微微一愣,臉色稍顯凝重,深眉緊鎖地沉默不語。
秦書淮繼續說道,“先平匪患再滅東林,則兩者可分而殲之,因東林不到絕境絕不會和流寇勾結。但是皇上若是要先滅東林而後平匪患,那麼東林在走投無路之下,與流寇互相勾結就大有可能了。此事還請皇上務必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