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沉默不語。
他承認秦書淮分析得很有道理。雖然各地軍隊中很少有東林黨人,但是東林黨的督撫多少都是有一些嫡系部隊的,加起來這個數量還不少,如果現在把他們逼急了,很可能立即叛變,加入到流寇的隊伍之中,到時候天下大亂,局面將更加不可收拾。
但是如果聽從秦書淮的意見,那他就再找不到留秦書淮的理由,豈不是又要讓他回三邊去?
雖然他不認為秦書淮執掌三邊軍政後會威脅自己,但是他無法排除這種可能。
君權就是這樣一種存在,即便威脅它的因素只有1%,也必須當作100%來看。因為一旦這1%的可能發生,不光是崇禎,所有朱家人的性命和尊嚴都將化為烏有。
此時的崇禎,恨不得化作秦書淮的蛔蟲,鑽到他肚子裡看看他到底在想什麼。
先是勾結魔教,現在又與白蓮教有染,秦兄啊秦兄,朕想信你,可是你讓朕如何信你?
就連你的出身你都沒有與朕說實話。王司禮都可以告訴朕了,你根本不是鬼谷的人,而是城北一個賭徒的兒子。
你從朕手裡奪了江河幫,現在江河幫上下只知有你而不知有朕。你又用江河幫佈局武林,現在至少半個武林都唯你馬首是瞻,甚至不久後的將來,你還要成立武林聯盟,到時候你是要號令整個武林嗎?號令武林之後,你想做什麼?
你與大明最能打的將領交好,如今這些將領時不時地就說你好話,你讓朕怎麼想?
現在你又要替朕執掌三邊。三邊是京畿的門戶,如果把它交給你,朕以後是不是要看你的臉色行事了?
朕不是昏君,絕不會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秦兄,你這麼聰明,應該知道朕之所想,朕之所憂,又何苦一定要逼朕呢?
崇禎心裡有一肚子話想對秦書淮說,但是他知道,這些話不能說。就算是最好的兄弟,有些話也只能雙方意會,而不能言傳。
崇禎覺得秦書淮在逼他,逼他把三邊重新還給他。
秦書淮雖然知道崇禎的想法,但是他心裡也頗有不爽。
他很想告訴崇禎,我要是想搶你的天下,就不是這個套路了。你也不想想,我幹嘛要幫你打退建奴,幹嘛要幫你籌集這麼多銀子,又幹嘛要幫你清東林黨?
要是我想奪你朱家天下,你那些蠢招百出的東林黨豬隊友就是我最好的助力,我不但不會建議你清洗,還會建議你重用。
要是我想奪你朱家天下,我就不會幫你籌集這麼多銀子,到時候你發不出兵餉不是亡得更快?
兩人都沉默,氣氛有些壓抑。
過了會兒,崇禎打破了沉默。
說道,“如此說來,秦兄的意思,還是應該先剿滅三邊的流寇了?”
秦書淮點頭道,“臣正是此意。”
崇禎頓了頓,然後淡淡地問道,“那麼……秦兄是否要再回三邊?若此次回去,那麼朕就該直接封你為‘三邊總督’了。”
秦書淮輕聲一嘆,很明顯這是崇禎的試探。如果他存心讓自己去三邊主持剿寇,那麼就不會用這種詢問的語氣,顯得不陰不陽。
說道,“臣此次去三邊,主要是為皇上奪回三邊兵權罷了。至於剿寇一事,還請皇上另選賢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