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曰納陛。指登殿時特鑿的陛級,使登升者不露身,專許通道。
六曰虎賁,指虎賁衛士所執武器,戟、鎩之類。能退惡者賜虎賁。
七曰宮失。指特製的紅、黑色的專用弓箭。能徵不義者賜之。
八曰斧鉞。能誅有罪者賜之。
九曰秬鬯。指供祭禮用的香酒,以稀見的黑黍和鬱金草釀成。孝道備者賜之。
“我祖高上,永昌長明。”
李昱受封完畢,冕十旒而伴九錫,可見王不拜,宜於今者,為九命之錫,也被稱為上公九命!
火光中,有柔和的意志傳遞而出,但那隻手掌卻是徐徐消散了,重歸於萬物中,唯有薪火永傳,在祖壇之上靜靜燃燒,當陰霾再臨之日,它將再起光明。
祖壇下方,泰山頂峰,所有的公卿、柱國、乃至王座們齊齊起身,而後躬身一拜,齊聲道“禮賀齊王!”
一字王,那是何等的榮耀,近乎與周王平起平坐,隨後的兩大加封更是意味深長,彷佛在預示著什麼一般。
“諸位免禮!”
李昱開口,坦然受之,平靜而澹然。
有王座循聲望去,卻見那十旒垂落,一枚枚神玉煥發霧靄,遮攏住了齊王的面容,只有一雙威嚴的眸子露出,周邊禮器亦在呼應,肅穆宏大。
居其位,養其氣。
登臨王位,自有威儀。
“紫微者,帝王也,而今位及人王,養帝氣,正相合。”
人們心中一動,霎時明白了什麼,紫微帝星,豈可屈居人下?必為帝王主宰也!
“封地已有,齊王應相合,掌天水域。”
老祭司出言,浩瀚一百零八域,亦是包羅著祖界的權柄,山川祭祀,古來有之。
李昱一步上前,氣吞八荒,手持大旗,彷佛要搖碎宇宙洪荒星海,鎮壓一世。
嘩啦!
赤旗浩蕩,展動間彷佛一下子要搖碎萬古時空,竟化成了一片人道金橋貫連而出,跨越長河顯化在了天水域上空。
霎時間異象連連,渭水奔騰向天,混沌氣瀰漫,大道碎片環繞,一域生靈皆在高呼叩拜,高呼齊王尊諱。
整個天水域放光,曾予李昱的印記在呼應,空前的強烈,生出了一種交融感,彷佛成為了這一域的主宰,位及域王。
“渭水太公,天水成國,早有定數啊。”
有王座輕語,想起了什麼,眼底泛起神光。
“而今齊王入世,紀元之末,莫非又是一場王權登基與交替嗎。”
也有生靈想的更多,認為這是王權接替的預兆,正合先前祭祀一脈關注到的種種異象。
這一代康王繼位已久,但也是前人成王禪讓之,也是締造了‘成康之治’的佳話,否則休說是不墜王座,就是一個不滅生靈都能長生不滅,那豈不是王座從出生佔據到隕落?
故而沿用了古老時代的禪讓,當新一代強者崛起,自然就到了交替權力的時候。
一些輩分很古老的王座們也不禁眯起了眼,對周王之位,也不是每個人都不在意的,自古流傳下來的大族們也殷切希望著,想要再次締造輝煌。
封賞結束,諸王並未急著離去,而是齊聚泰山頂,論道行宴,這是久違的,能夠彼此相見的日子,自然很難得。
李昱亦是見到了人族其他的王座們,甚至不乏有自殷商紀留存下來的老前輩,讓他很意外,交談中知曉了很多隱秘,更洞悉了殷商大紀那一戰的可怕,過去、當世、未來的王座們都參戰了。
“洪荒紀之末,殷商紀之末,都有外力在引導干擾,除卻禁忌族群外,我們也一直在探尋,多半與劫氣與天魔有關。”
名為南宮适的老前輩敘說,正常而言,萬族就是有衝突也不會爆發的那麼快,高層間彼此都很剋制,但利益衝突與大戰來的就是那麼突然。
很多人覺得,除卻外力作祟,各族內部恐怕也有奸細,甚至可以說是背叛者、沉淪者。
“來日少不得做過一場,兩大紀之末,我會去的。”
李昱頷首,而今立於王座不墜,加封齊王,也足以去看看昔年的封神榜一役,殷商神朝的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