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僧的聲音傳來,帶著莊嚴之意,也有善意。
李昱笑了笑,問詢了一番阿含寺的訊息,發現這一寺廟也與佛教最基本的經文,阿含經有關,乃是佛陀築基法。
佛教的水很深,雖然共尊阿彌陀佛,但也有諸多流派,教義在演化過程中都有衝突的地方。
“阿彌陀佛,施主若要尋昔年真正的阿含寺怕是難了,一萬年前因為異變已經徹底毀掉;不過也另有須彌山佛徒將之重建,在阿育高原上,與天相鄰。”
老僧很和善,將訊息如實告知,並未隱瞞。
他修持佛法,明心見性,有著一種獨特的柔和慈悲之感,腦後靈光很純粹,不染雜念,這是一位真正的修行人。
李昱謝過他,又在寺前上了一炷香,準備離去。
“施主,老衲還有一言,望謹記;阿含寺雖重建,但早已不是當年的信徒,被須彌山上下來的僧眾所接手,所行所為較為不同,真正的阿含寺早已淡去了。”
臨別前,老僧又提醒了一句,如今的阿含寺已經是須彌山的地盤,教義大變,很是排外,須得小心。
李昱聞言心中一動,莫名泛起波瀾,莫非須彌山上的僧眾也是發覺了涅槃經的隱秘?
重修阿含寺,接手管理,為的便是找尋出昔年完整的無上天功。
沒有過多的停留,他直接向著阿育高原的方向,那裡在西漠深處,與須彌山離得不算太遠。
一路疾馳,他們深入西漠腹地,見到了阿育高原上的一座古城,非常巨大與壯闊。
一道道佛性光輝升起,願力飛向四面八方,它們聚在一起,可以說光芒萬丈,其他人見不到,但精通地師之術的兩人可清晰感受。
這是一片無量光,幾乎貫通了天地,光雨聚攏,成千上萬丈,有一種不朽的氣息,非常的神聖與純潔,正是西漠獨有的信仰之力。
整片西漠的力量不是源自一個人,而是萬古歲月以來億萬生靈的純淨念力,不斷積攢,不斷昇華。
新建的阿含寺便在這巨城之後,只是香火遠不如先前,近乎無人。
“阿育高原,傳聞昔年也有一位得道高僧在此坐化,以身化道改善了這片天地環境,讓此地成為一方妙土。”
老道士看向這片青翠繁茂的高原,不禁感慨起來,世間總是這樣,一個群體裡不會都是黑,也不會都是白,佛門內有偽善之徒,自然也有真正的高人。
不過他們一路西行至此,距離須彌山倒是越來越近了。
須彌山,一個大氣磅礴的名字,是佛門至高仙地,關於它有著太多的傳說,於世間留下了無盡的謎。
這座最古仙山,不光是在北斗星域出名,就是在其他古星域也都有無窮的傳說,代表了佛教的根本,意義重大。
“阿含寺,涅槃經的>>
【暢讀更新載入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後閱讀!】
線索指向的是原有的阿含寺,這座重建的不知如何。”
李昱沉吟,決定還是嘗試一番,如若不成,再在這裡打探一番遺址所在便是。
朝陽下,雲霧渺渺,古寺恢宏,古樸而又大氣,非常的壯觀,像是一片不朽的仙闕,瓦片與房脊染上了一層聖潔的光輝。
守門的僧人含笑,低宣佛號告知他們外域之人進入須得交納源石,西漠之人與佛有緣則無需如此。
“須彌山還真是不一樣。”
李昱意味不明的笑了笑,取出源石給予了僧人,這才進入了重建的阿含古寺中。
他一路查探,勾動體內本源八音的烙印,整個人都寶相莊嚴,終於在殿宇中央感受到了一抹呼應。
見他停下,引路的僧人也駐足,莫名覺得眼前之人修為高超,竟給他一種直面佛陀神像的莊嚴感。
“這座佛像,是自真正的阿含古寺遺址中帶出的,是昔年一直供奉的大賢,為佛祖第三弟子。”
他到也機靈,見李昱盯住了大殿中的一尊佛,便開口介紹了一番,是自昔年真正的阿含古寺中帶出來的。
只是李昱的神色有些古怪,因為他發現阿含古寺的大佛被挪到了一邊,中央則供奉起了須彌山的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