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軍吉普行走了幾個小時之後,終於停止了轟鳴。
宋曉冬、孫依依、楚仙靈、龍三、龍六、龍九下車,各個眼睛裡都佈滿血絲,沒精打采。
初生的太陽光線就已經十分強烈,照射的一群人都睜不開眼睛,空氣卻因為清晨溼度略有上升,拯救了一行人脆弱的鼻粘膜。
宋曉冬抬起頭,天是城市裡永遠沒有機會見識到的藍,地上卻到處都是黃沙,放眼望去到處都是起起伏伏的沙丘和枯黃色的灌木叢,風滾草在沙漠中保持靜止一動不動。
宋曉冬一行人正面對著一個帳篷營地,大大小小有十多頂帳篷,其中一座帳篷突然開啟,一個英姿颯爽,意氣風發的軍裝美女走出營地來,迎向宋曉冬一行人。
來人正是趙若男。
“趙將軍親自指揮?”宋曉冬問趙若男。
“我親自指揮。”帳篷裡又走出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雖然形容蒼老,但是步伐沉穩,聲音洪亮,腦門鋥亮,中氣十足。
這人一身中山裝,沒有穿軍裝,宋曉冬看見這個人,臉色立刻就變了。
“我,怎麼稱呼?”宋曉冬看見這個人,緊張的居然有些磕巴,問趙若男。
“就叫我老李吧。大傢伙,都是這麼叫的。”不等趙若男回答,這老人主動回答道。
趙若男看見老人走出來,也趕忙讓到一邊,站在他身後。
“不敢不敢!”宋曉冬不敢怠慢。
“哎,我已經退下來了,不用任上哪些虛銜。”老李揮揮手。
“不敢。”宋曉冬還是不敢。
孫依依和楚仙靈對視一眼,好奇這人是誰。
“你叫我老李,我叫你小宋,就這麼定了。”老李擺擺手,示意大家都跟進來。
“你們休息一會。”宋曉冬轉過頭來對楚仙靈孫依依說道。
宋曉冬就跟隨老李、趙若男一起進到帳篷裡。
老李和宋曉冬坐下來,趙若男來到黑板前,拿起教鞭,彷彿要給宋曉冬講課一般。
“宋先生,羅布泊你瞭解麼?”
宋曉冬想了一想,回答道:“沙漠鹹水湖,已經乾涸。”
“嗯。”趙若男點點頭,指了指桌子上的卷宗,對宋曉冬說道:“你今天的任務就是把這些材料看完。”
“好。”宋曉冬點點頭。
老李看了一眼趙若男,也點點頭,兩個人就都走了出去,趙若男安排大家休息。
宋曉冬就開始閱讀卷宗。
是從有文字記載開始的關於羅布泊的所有文字、圖片資料。
羅布泊位於中國大西北,衛星遙感影象酷似人的耳朵,被稱作死亡之海和地球之耳。
《山海經》中已經有對羅布泊的記載,稱之為“幼澤”,此外,羅布泊還有鹽澤、蒲昌海、牢蘭海、羅布池等多種叫法。
羅布泊詞源來自蒙古語,意為多水彙集之湖,整個區域海拔不足800米,接近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塔里木河、孔雀河、疏勒河等多條河流都彙集於此,一度是中國第二大咸水湖。
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會遊走的湖泊
在公元330年以前,羅布泊湖水水量充沛,滋養著沙漠明珠樓蘭古城,被稱作絲綢之路咽喉,之後隨著氣候變遷和人類活動影響,上游注入的水流量越來越小,於1972年完全乾涸。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羅布泊水流主要來自孔雀河,從湖北入湖,逐漸向東部膨脹,形成靴子形狀的湖盆,1970年之後,塔里木河上游人類活動需水量增加,塔里木河長度萎縮,最終導致羅布泊完全乾涸。
羅布泊地區氣候乾燥炎熱,多發沙暴,晝夜溫差大,地貌特徵複雜,特有的雅丹地貌如同迷宮一般,風從沙丘之間穿過,響起陣陣哨聲,如同百鬼夜哭,喪母子啼,讓人聞風喪膽,心驚膽戰。
羅布泊乾涸之後,地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本茂密的胡楊林全部枯死,沙漠迅速吞沒了綠洲,沙漠綠洲被沙漠漫天風沙掩埋,寸草不生,從生命綠洲,變成死亡之海。
關於羅布泊的研究從未停止,關於羅布泊的各種神秘傳說和地攤文學也是層出不窮。長期以來,研究人員都嘗試弄清楚羅布泊神秘大耳朵形態的產生原因,但是研究意見從未統一。
遙感衛星的影象上,羅布泊大耳朵影象非常清晰,其中耳闊部分是羅布泊古代東湖西半部分為西湖覆蓋,湖岸被切割和掩蓋而形成的,雷達遙感與透視能夠發現在西湖湖相沉積物之下的古湖岸線,說明古代羅布泊的湖岸輪廓一直在移動和變化,但是一直是封閉狀態,不是耳朵形狀。
另外雷達影象上還可以清晰的看見6個明暗相間的條紋,這些明岸條紋是湖面強烈收縮鹽分析出結晶形成的,說明羅布泊經過了6次乾溼氣候交替變化。
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有一處樓蘭古城遺址,早在《史記大宛列傳》中就有記載,西域小國,依鹽澤建城郭,兵弱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