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兒居然畝產三千多斤。而北方的旱田也不過畝產兩三百斤。這可是件大事啊!別看李維正做了這麼多事,可就這件事朕才是真正的滿意。”
“那皇祖父可要提升他的官?”朱允炆又試探著問道。
“不!他現在已經獨掌一域了,他還年輕,有的是機會,朕把他留給你,以後你再慢慢提升他。”
說到這,朱元璋忽然停住筷子問道:“你覺得此人如何?”
朱允炆沉思了一下,還是決定實話實說,他便道:“孫兒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他對孫兒忠心耿耿,每個月必然會寫來述職報告,有他在遼東,孫兒覺得自己多了一臂。”
“那是他的聰明之處,你將來是大明皇帝,他不抱緊你,還抱緊誰?”朱元璋淡淡一笑,又隨口問道:“那他述職報告中寫了什麼?”
“都是講述他在遼東的事情,不過這次他向孫兒懇求幾件事?”
朱元璋頓時有了興趣,他不露聲色問道:“說說看,都是什麼事?”
“一個是他想提拔幾個能幹的軍官,希望我同意。”
“這個沒問題,他是總兵官,除了衛指揮使和指揮同知以及僉事,其餘他都可以提拔,甚至千戶也可以先提拔,再報兵部備案,其他還有什麼?”
朱允炆見祖父很是霸道,明明是李維正向自己請示,他問完便當做是對他請示,但朱允炆不敢表露。他想了想,便小心翼翼道:“他還說遼東漢人太少,不利於大明在遼東的統治,為了壓制高麗和削弱女真人。他希望我向皇祖父提出建議,適當向遼東移民。”
“削弱女真人”五個字,一下子重重敲擊在朱元璋心中,他忽然想起了李維正在遼東實行女真和漢人混軍之事。“移民!”這是一個最現實的辦法,可如果真要移民,那應該從哪裡著手呢?
朱元璋不覺陷入了沉思之中。
………………
遼東金山衛,李維正此時並不在6地上,而是在他最心愛的威正號寶船上,這次高麗戰爭結束後,朱元璋不知怎麼突然想通了,竟把蓬萊水師一大半的戰船都撥給了遼東水師,現在遼東水師內有各種戰船四百餘艘,僅大型的運兵遮洋船就有五十艘之多,按每艘運兵四百人算,五十艘遮洋船便可以運兵二萬人,再加上其他戰船,他一次性至少可以運兵五萬人,當然還有糧草,那四萬人也不成問題。
不僅給了他許多尖利的戰船。更重要是把威正號寶船也撥給了他,這是他最心愛的一艘大船,上面留給他太多的記憶,李維正立刻將他的總兵行轅搬到了寶船上,這樣他可以在遼東半島上隨時抵達任何一個衛所,他相信這個理由朱元璋能接受。
李維正正在船艙中批閱軍文,這時親兵領進了一人,“大人,他來了。”
來人便是這次高麗戰爭中立了功的孫濟,不過他現在的表面身份還是藥局的大掌櫃,而真實身份是李維正佈置在遼東的一根暗樁,也就是他的“錦衣衛”。
孫濟已經完全恢復了元氣,他上前施禮道:“參見大人。”
“不用客氣,坐吧!”李維正請他做下,又笑著問道:“怎麼樣,查到了嗎?”
“屬下查到了,那個陳至安每半個月偷偷放兩隻信鴿,昨天一個弟兄射下了一隻,得到一封鴿信。”
說完,孫濟將一管鴿信遞給了李維正,李維正開啟看了看,果不出他所料,上面記載著他平時的一言一行,他冷笑了一聲,看來這個陳至安就是朱元璋插在他身邊的暗哨了。
李維正早在兩個月前便查出,陳至安在錦衣衛的親戚就是當年和他一起下廣東的陳百戶,後來被提升為副千戶,這個陳百戶很可能就是當時朱元璋的一根眼線,那陳至安會不會就是陳百戶在遼東展的內線呢?但這只是推測,畢竟沒有證據,他便命孫濟時時監視此人,今天終於拿到了確鑿證據。
“大人想怎麼處置此人?屬下有辦法讓他病亡。”
“不!”李維正立刻搖頭道:“去了一個陳至安,還會來李至安、張至安,殺了他不是辦法。”
他凝神想了半天,忽然仰頭笑了起來:“我怎麼忘記了那個玩意兒?”
他立刻召孫濟上前,附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命他道:“去辦吧!做得巧妙一點,讓他察覺不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