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慈烺把跟鄭芝豹商量好的開海方案說了出來,崇禎權衡一番終於同意了這個折中方案。
回到東宮朱慈烺就開始翻閱李若璉準備的資料,全都翻看一遍之後朱慈烺陷入沉思。
李若璉不知道朱慈烺在想什麼,只是站在一旁不吭聲。
想了許久朱慈烺睜開眼:“所以說這種偷到搶劫行為在鄉村還是很普遍的?”
李若璉點點頭:“鄉村歷來如此。”
上次在馬神廟碰到了養馬戶為了防止馬匹被盜,夜裡不得不把馬牽進臥室,朱慈烺就讓李若璉收集了一下農村這些偷盜搶劫的情況。
老實說即使到了後世小偷都不能杜絕,但是強搶強盜行為確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其實強盜這種行為往往都跟地方豪強或者潑皮無賴等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雖然不能杜絕小偷,但是至少可以斬斷他們的銷賬鏈條,打掉那些地方勢力。
正好各地的錦衣衛緹騎正沒有事前幹,朱慈烺的命令一下,這些冒頭的所謂大俠立刻被狠狠的修理。
接下來幾天朱慈烺仔細的統計了自己的研究專案。
這不統計還不覺得,這不知不覺間自己已經開了一千多個研究專案,涉及方方面面。
很多研究人員都身兼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專案的研究任務。
而人才培養方面兩年多的時間,只能說才剛剛起步。
更是有人只能熟練的計算加減乘除,就被安排去研製六分儀。
有人對礦物的認識還停留在煉丹階段就被安排去分析石油製品。
還有人只是個賣二腳踢的,就被安排去研究火箭發動機。
不僅科研效率低下的驚人,更是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很多本應該出成果的東西都因為人手不足一直進度緩慢。
痛定思痛之後,朱慈烺決定對研究專案進行消減。
凡事五十年內不能出成果的專案,一律封存,凡事三十年不能出成果的,一律進行理論研究。
凡事需要等待技術突破材料突破才能進行的專案,則一律合併,等相應基礎突破之後在進行。
進過改革之後,研究專案減少到三百個,一番調整之後,果然研究專案都順暢了很多。
朱慈烺埋頭改革,崇禎也沒有功夫管他的事情了,因為今年乃是大比之年,崇禎十年春闈之後,三月十五日進行了殿試。
今年殿試崇禎並沒有依照慣例選用內閣大臣預先擬定的考題。而是考了一篇策論《開海》。
這個正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這些考生最近參加文會讀報紙可沒少討論這個話題。
考題一出大家立刻開始暢所欲言,這些人有年少輕狂,有老成持重,有憂國憂民,有投機取巧,也有驚才絕豔。
其中就有一人提出:‘大明若想取海外之財富,不可不察海洋之危險,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自海上。’
這句話跟後世總結的鄭和海權思想一致,這無疑引起了崇禎的興趣,欽定為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