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很少起飛,緊急時才會著急飛上樹。
白鷳吃的更是很雜,一般植物的葉子、種子、嫩芽,還有蝗蟲、蚯蚓、螞蟻等等它們都會吃。
而白鷳主要分佈在我們國內,在我們國家附近的幾個小國家也有,但基本上都是分支過去的。
目前白鷳的棲息地在人類經濟活動中受到很大的威脅,主要表現為人們會上山砍柴、採集中草藥、還有修建公路、開展森林生態旅遊等等,正因如此,白鷳的數量變得越來越少,在12年的時候,就被列為了二級保護動物。”
在李囂講解的時候,桃夭夭已經站在一旁,拿出手機,開啟錄音,把李囂所說的全部記錄了下來。
態度極為認真。
看那架勢,是準備把白鷳留在動物園,進行長期的認真餵養和呵護。
李囂深吸一口氣,繼續道:“白鷳翎毛華麗、體色潔白,因為啼聲喑啞,所以稱為“啞瑞”,在華夏文化中自古即是名貴的觀賞鳥。
《禽經》記載“似山雞而色白,行止閒暇”,因此宋代李昉所畜養的五種珍禽中,白鷳即被稱為“閒客”。
唐代詩人李白更是曾作詩《贈黃山胡公求白鷳》,詩中寫到此鳥耿介,尤難畜之。予平生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輟贈於我,唯求一詩,聞之欣然。適合宿意,因援筆三叫,文不加點以贈之。
清朝更把白鷳作為為五品官服的圖案。
另外再透露給大家一個小秘密,擁有鳥王之稱的艾雅康曾拍攝到過一組白鷳的照片,在鬥音短影片平臺擁有兩百多萬的點贊!”
“臥槽!白鷳原來這麼牛逼!”
“趕緊截圖錄影,我也要釋出到鬥音短影片。”
“算上我!二百多萬點讚我來了!”
“被園長這麼一說,突然覺得白鷳好漂亮!”
“剛才說是白毛公雞的,出來捱打!”
“見者有份,趕緊許願!”
“我希望今年熱巴會愛上我,並與我閃婚!”
“樓上的,你丫的那是在想屁吃,不是願望!”
“沒想到清朝五品官服的圖案竟然是白鷳,園長竟然懂得這麼多。”
看著絡繹不絕的彈幕,李囂笑道:“在上朝的時候,五品官員會那麼穿,朝服有補,頂戴分為朝冠和吉服冠兩種,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銜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頂。
官員平時辦公穿的常服圖案與朝服也有不同,文官一律用鳥類來區別等級高低。
明代時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
到清代則略變為一品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鵪鶉,九品練雀。
現在的古裝宮廷電視劇大多不會去考慮這些細節,每個官員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區別。
可能也是因為有些導演和編劇對此,也一無所知吧。”
“園長說的太有道理了!”
“現在的電視劇都是什麼玩意,一年頂多出三四部精品,那些小鮮肉演的真是噁心透頂。”
“被強盜綁架了,綁著的繩子一眼看出來就很鬆,用點力氣,就能掙脫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