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雲秋水說的這般決然,溫荻也是下意識的閉上了眼睛,等待著一死。只是很快,她便發現雲秋水鬆開了鉗在她咽喉上的那隻手。
卻見雲秋水看著她,說道:“我之所以不殺你,並不是因為我不想殺你。只是,我怕你死在我手上之後,我在幽冥之地見到他時,無法向他解釋。”
雲秋水此話一出,溫荻心中不禁五味陳雜,而姬顏的臉色則是變得異常難看。
然而,雲秋水卻並未再說什麼,直接提著溫荻的衣領將她拋離了此處。
隨著溫荻的離場,雲秋水與姬顏之間也是再無半點話語可言,兩人皆是全神貫注的直視著對方。
然而很奇怪,他們兩個此時臉上都無任何表情。姬顏之前的憤怒,雲秋水之前的嘲諷、怨恨,此時都是紛紛消散不見,他們兩個望向對方的眼神都很平靜。彷彿站在對面的,並非是與自己有著深仇大恨的仇人,而是一個與自己毫無相關的陌生人罷了。
不過,他們兩個也並未像說書先生嘴裡的那些絕世高手一樣,在決鬥之時,光是互相對望,就能對望好幾個時辰、甚至好幾天……事實上,在雲秋水將溫荻拋離場間之時,他們兩個便在一瞬之間將自己的心境調整到了最為平和的狀態,緊接著,互相直視了一眼,然後…雲秋水便直接拔出了手中的幽冥劍。
幽冥劍出鞘的速度很快、且並未發出任何聲音,就好像是劍的速度快到了極致,甚至於連劍鞘都沒反應過來,這劍原先是在鞘裡面還是鞘外面來著?
奇怪的是,雲秋水在拔出幽冥劍之後,並未再急於攻向姬顏,而是選擇舉劍朝於天。
而就在這時,四周卻是驟然一靜,再無丁點雨落之聲。
是暴雨皺停了嗎?
自然不是。
只是此時,已無半點雨滴能夠再墜落到房簷瓦礫上、梧桐樹葉上、蓄水大甕中……雨滴不能落到實物上,沒有了接觸,也就自然沒了聲響。
而造成這詭異一幕的罪魁禍首,自然便是現在舉劍朝於天的劍痴雲秋水。
雲秋水舉劍朝於天之後,便見幽冥劍上方的雨滴,都從各個方向朝著劍身處傾斜而來。
很快,天空中這無窮無盡的雨滴,便紛紛往一起相匯聚……首先凝滴成線,接著聚線成溪,最後融溪成河。
一滴滴雨水,竟然能夠在半空之中突然改變墜落的方向,隨後自發匯聚成一條大河……這一幕看起來,很詭異、卻又很壯觀。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這本是隻存於詩歌之中,出於詩人對大河源頭的浪漫想象,卻不曾想,這一幕,竟是真的在現實中發生。
此時,無窮盡的雨水自發匯聚成一條大河,自天上而來。然而,這條大河卻並沒有落於地上,最後奔流至海,而是悉數灌進了雲秋水手中的的幽冥劍裡。
而幽冥劍小小的劍身,竟也當真容納下了這無窮盡的雨水。
原本幽冥劍劍身墨綠,在這漆黑的夜色之中並不惹眼。可隨著它如長鯨吸水一般,將這條從天而降的大河吞噬進去之後。它的劍身也是驟然變得透亮起來,由墨綠色逐漸變成了翠綠色、青蓮、黃綠、身綠、草綠、淡綠、蘭蓮、天藍……直至最終,劍身無色,完全變成了如清水一般的透明狀。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雲秋水手中的幽冥劍驟然朝著姬顏斬了下去。
一劍斬下,時光彷彿開始倒流。
只見幽冥劍本以如同清水透明的劍身,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起著變化……天藍、蘭蓮、淡綠、草綠、深綠、黃綠、青蓮、翠綠,直至恢復到它的本來顏色墨綠色。
雲秋水舉劍朝於天,接著再斬下。這看似做了兩個動作,可實際上,她只是出了一劍而已。
因為,只有先舉起,才能後斬下。
這一劍斬的乾淨利落,看似簡約無比,實則卻是很不簡單。
修行九境:一境開悟,二境橋引,三境彼岸,四境搬山,五境填海,六境曉天,七境寂滅,八境歸一,九境無形。
除了那從來無人能夠到達的第九境無形,充滿神秘色彩之外,餘下八境都或多或少有前人筆記留存於世,可供後人作以參考。
而關於第八境歸一,世人最為認可的解釋是曾經某位葉姓劍者所留手札上的故事。手札上記載,這位葉姓劍者曾於少年時期斬出過最強一劍,那一劍將一株小樹斬作了五萬三千三百三十三片……其後,他開始周遊列國,境界再增,可手上之劍卻是變得越來越慢,由瞬間的萬劍逐漸變成了千劍、百劍,直至最後再歸於一劍。
萬劍歸於一劍,這一劍的威力卻是猶勝曾經的萬劍。這…便是“歸一”之真諦。
而云秋水此時所出的這劍,便盡顯“歸一”之精髓。
她將天空中這無窮無盡的雨滴聚攏起來歸成一條大河,然後再將這條大河盡數揮斬了出去。
這看起來好像是有些多此一舉,實則卻並非如此。
雨落在身上是淋不死人的,縱使雨再大也依舊淋不死。可是若是一條河,便大不一樣了。
大河滔滔,無形無狀,靜動兩態。
靜時,一條大河波浪兩寬,滋潤萬物,養一方兒女。
動時,卻是濁浪翻滾、拍堤滾黃沙,洪水所至之處,萬物皆可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