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有著十分相似的共通點。
鼓的製作,會模仿嗯.那裡,而一些鼓槌的設計,也比較像是那玩意。
象徵的正是遠古生直崇拜下,對於陰陽交匯的一種描述,以及對自然的崇拜。
天地混沌,漆黑一片。
直到代表了陰陽的鼓敲一下,東邊亮了,再敲一下,西邊亮了。
從此,世界就如鼓與把一般,分了陰陽,有了太陽,月亮,出現了男女,萬事萬物配對出現,才誕生了美麗的世界。
而在“混沌初開”後。
滇南的遠古先民們,便開始了對太陽的崇拜。
太陽是生命的源泉。
幾乎全世界任何一個民族,在古早時期,都有著對太陽的崇拜。
所以,“太陽”,便是第一主題。
而太陽落山,經過一個短暫的“月光”過度。
第二主題,便是太陽滋養,萬物生長的地方。
“土地”
在土地之上,多個民族形成,他們在土地上,建立起了家園。
“家園”,便是這第三主題。
將生命視作神聖的滇南少數民族們,自然而然的崇敬著大自然。
建設家園的過程中。
無論是遠古的發展,亦或是武侯的貢獻。
能夠驅散寒夜與蚊蟲的火焰,成為了一種符號。
第四主題“火祭”。
而緊隨其後的第五主題,便是“朝聖”。
這樣的設計,李景霖幾乎瞬間就讀懂了其內想要表達的意像。
這是總結歸納了滇南數個,甚至是全部的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後,進行的一個印象級的概括。
設計出來的這麼幾個元素主題。
所表現的,是一種趨向於遠古原生態的質感。
並且。
在每一個主題節目的設計中,都是由各個不同民族,不同的藝術表演所構成的。
當然,這不是最吸引李景霖的地方。
最吸引李景霖的地方,是在整個架構後,具體闡述中的一行字。
【全方位的原生態,將是藝術史上一次最大膽,也最偉大的一次嘗試。】
“嘶,這個全方位的原生態,桑老師你得跟我講講!”
李景霖頓時便覺得這個所謂【全方位的原生態】並沒有表面這麼簡單。
當即便來了興趣。
“哈哈,果然啊,一眼就被你發現了最重要的地方。”
桑老師笑了笑。
稍作頓頓,便認認真真一字一句的說了起來。
這不開口則已,一開口,那就堪稱是“暴論”,驚的李景霖差點原地蹦了一下。
“是的,不只是藝術的表現上要原生態,內容要原生態,我認為,最重要的原生態,應該是表演者的原生態,所以,我打算啟用的舞者,歌手,都不是專業的。”
“而是當地實打實的老百姓,是各個民族的原住民,我想的是,將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以最原始的方式,展現在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