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包裡掏出了資料夾。
“還不知道是你呢,如果早知道你不忙,能過來,我早就帶著策劃書找你去了。”
“別別,老師您可太過獎了。”
李景霖趕緊接過檔案。
檔案上面有四個大字。
《滇南映象》!
看到這四個字,李景霖便不免點了點頭。
僅僅是這四個字,就已經證實了李景霖的一些猜想,並且肯定了李景霖之前思考的方向。
若是想要展現一個大型的,廣闊的,屬於整個滇南的民族文化
那麼,就一定不可能是傳統的“劇”的體裁和表達。
而是會轉向更為抽象的表達。
這樣才可以將多民族的獨特美學質感,以一種“感覺”的形式,將美學表達給觀眾。
而不可能是一個,或者是幾個民俗故事。
說《滇南映象》是舞劇,不如說,其實是一種.
有一個大概線路的大型舞蹈節目組合體。
不能算是“劇”,因為敘事上是十分抽象,且並不固定的。
不過,這樣的嘗試,可以說是相當危險了。
正如名字《滇南映象》所描繪的。
如果作品真的相當優秀,非常能夠共情,你也依然會迷迷糊糊,不知道在看什麼。
只是會在腦子裡形成獨特的滇南民族文化氣息。
有一種朦朧的感受。
可如果沒能共情的話.恐怕很難欣賞。
李景霖便不由得皺起了眉。
“桑老師,不是我說啊,這這麼設計的話,門檻會不會太高了?”
“如果欣賞門檻太高,藝術程度或許很高,但反而脫離了咱們一開始的目的啊,很難進行推廣,國際化什麼的也實在是太侷限了。”
“哈哈,當然,伱這個想法我也是想過的。”
桑蓮哈哈笑了笑。
“所以,我將其稱為【大型原生態歌舞集】,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劇。”
“哦哦.”
李景霖點了點頭。
眉頭微微蹙起。
原生態,還要放低門檻,展現一整個比較朦朧的印象感
這踏馬怎麼每一條拿出來單看,都是那種文藝演出中,很容易出現的撲街元素呢?
於是,好奇心的驅使下。
李景霖繼續翻開檔案,想看一下整體的架構。
開場的設計,名為“混沌初開”。
構想中,便是以鼓開初陽。
李景霖微微點頭。
滇南對於鼓的傳說,以及鼓的種類,堪稱華夏之最,這不只是樂器,更是多個民族的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