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的仗,必須打,民俗文化,必須保留。
一樣都不能放下。
於是。
通路,通車,通電,通網。
在深入瞭解邊陲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的過程中,李景霖被這些奇蹟深深的震撼著。
這真的是動用了集體的大力量去進行幫助扶持。
或許,一個不起眼的山頭,幾百人的部落。
但為了保留這裡形成的獨特原生態與文化習俗,又能讓人們吃飽穿暖走入現代化。
僅僅是一個“通網”,便集結了電信,移動,聯通等五家集團,將網路送入大山中。
農科院的專家分批數次下鄉,親自考察當地環境與作物,將更加科學高產的作物徹底鋪開的同時,甚至還保留了當地數百,甚至上千年的傳統作物。
地質學家過來勘探礦產資源,水資源。
交通更是透過323線,西至雲南臨滄,西雙版納,省道高紅公路,南至紅河,北至玉溪通海,貫通石屏縣境南北。
一個字,幹。
就算你住天上,這路今天都必須給你修的明明白白。
2005年,這裡的GDP是14億。
2014年,GDP是50億。
自2018摘掉貧困帽子後,到如今,這裡的GDP是.
140億。
而到了現在。
文化藝術領域的各個專家,也隨著整體的大戰略,逐漸深入到民間。
這叫“得全國跑一跑,看看大家能不能吃得飽,玩的好”。
做足了功課後。
李景霖才動身前往滇南。
一路奔向石屏。
待到了石屏後,終於與洛詩瑤會合。
一同前來的專家團中,包含了文化藝術領域中的各行各業,一共近二十人。
見了李景霖的到來後,眾位專家笑呵呵的和李景霖點了點頭,打了個招呼,便繼續手頭裡的各項工作。
“他們就這樣。”
洛詩瑤嘿嘿一笑。
“白天研究,晚上歸納記錄,時不時還有討論,都瘋魔了。”
“我當然知道了。”
李景霖不免搖頭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