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覺得,這好像是下班了,而不是上班。”
“所以,現在幾乎全部的中小學,都會在上課的時候用向上的音階,下課的時候用向下的音階,很多地鐵站的提示有時候也會在早晚進行鈴音的變換。”
“那種老式的噪音鈴之所大部分都已經絕跡,就是因為,聽起來鬧心,很煩。”
“你說,早上是被一陣鋼琴曲,或者好聽的音樂叫醒,心情更愉悅,還是被刺耳的鬧鈴搖醒更愉悅呢?”
李景霖說到這裡。
兩位學生基本就已經全懂了。
“而換成音階呢或許不至於被注意,或許,更不會覺得有多麼好聽,但起碼,噪音換成了有規則的音律,肯定是悅耳了很多。”
“一旦悅耳了,那自然而然,心情就會更加傾向於正面。”
“你說,這簡簡單單形成的【透明音樂】,對人的心理暗示作用大不大?”
“你能想象的到一個毫無音律的灰白世界麼?”
劉晨陽和許欣對視一眼。
仔細想一想。
如果起床的鬧鈴沒有音律,路邊的提示音全都變成噪音,而非音律。
一整天下來沒有任何的音律,所有的音律都轉化成各式各樣的白噪音
那是真的繃不住。
還真就如李景霖所言,那是一個灰白的世界。
“別說,霖哥,以前還真就沒想過這些事。”
劉晨陽憨憨的一笑,撓了撓頭。
學了這麼多年的音樂,還是第一次真正去主觀觀察生活中存在的音樂。
這感覺,還真是挺奇妙的。
“這樣的音樂,其實書本里也是都有的,只是不是作為重點考點。”
李景霖點點頭。
“環境音樂,這是日常生活中,人們接觸到的最多的音樂型別,一般經常以其功能命名,比方說,電梯音樂,站點音樂,上課鈴音樂,播報音樂。”
“之所以注意不到,是因為人們接受音樂的時候往往是處於被動的狀態,唯一主動追求欣賞音樂作品,大多是因為已經被動接受過音樂作品,覺得好聽,而主動去尋找的。”
“而音樂,在和代入感強的訊號相處時,是十分容易被忽略的。”
說到這裡。
李景霖突然認真的強調了起來。
“可是!被忽略,不代表作用低。”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去追求生活品質的,音樂將會是生活品質重要的一環。”
兩人點點頭。
雖然說,當前社會,談起音樂,很多人下意識想到的就只有流行歌曲。
風格侷限於流行,題材侷限於歌。
但音樂肯定是不止如此的。
可供挖掘的地方有很多。
歌曲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但也不能忽略別的方面。
“助眠音樂,或者是給小孩聽的早教音樂,緩解心情的氛圍音樂,這些東西其實都是很重要的,必不可缺。”
一邊聊著。
車也同時到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