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老族長當然解釋了一下自己的原因……向南方大力轉移家族產業,這可不是一個小事情,這是代表著一個家族最終的發展方向。
老族長說的非常含糊,但是大概的意思非常明白。
他認為韃靼人很可怕,但是現在他們都紅了眼睛,失去了理智,肯定最後會做出不可預計的行為,而且,他們很可能把一切都搶個精光再走……那幾十萬大軍人吃馬喂,可不會是白來的,最終還是百姓們買單,弄不好所有世家大族都跑不了的!
當然,大概意思就是這樣,並沒有明說,大家都能聽出來。
有人提出一個看法,自己家族的人擔任本地的地方官,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老族長微微一笑,他捋著全白的鬍鬚說,地方官是董家的,這不假,但是韃靼人的法令制度幾乎一天一變,特別是他們的上層正在激烈的打鬥……沒有人知道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再嚴苛的法令制度,也比總是變化的法令制度好。
老族長憑藉自己的人生經驗說出了這樣的話……他的判斷無人可以反對。
好吧,大家都接受了這一條:快快的,大量的向著大宋轉移……當然,還要掩人耳目,不可以公開。
第二條的提出很特別……老族長要求一部分青年人去流求島!
老族長掏出一疊《流求時報》,以之示眾人說:“可以派出一些後生去吧……老夫打探過,這上面的文章都是真實的,我等派人去那裡,不僅求財還可以求個將來的保靠……”
又一次開枝分葉!
一個大家族,每當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都會自然而然的分枝……當然,戰爭對大家族分枝的行為促進最大。
但是,為何要選擇那裡?還是海外??
不能因為文章的內[容]都是真的,就這樣吧……分枝不是簡單的移居,它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節點和位置,但是如何能選擇海外……
老族長又是微微一笑,說:“老夫注意到了,那裡三年多沒有變過賦稅了……”
好吧,沒有一個商人會希望自己不用交稅,他們只不過害怕賦稅的不穩定性,事實上,哪怕稅高一點也不怕……商人會透過加價的手法彌補回來,但是如果不穩定,他們就不會做生意了,因為無法明確自己的售出價錢。
商業行為確實有暴利一說,但那只是在一定的範圍和行業中,不可能是大規模、全行業的……九成的生意還都是普通生意。
張國安島主在管理流求時,特別注意到這個稅務問題。
他一直認為,除了自由外,促進或阻滯一個地區發展的重要原因就是稅務。
它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便會是發展的推動動力;用不好,就傷害了自己的元氣。
張國安島主近三年來,只增加了一個稅種,教育稅,稅額也不大,每出入流求島一次,都要被加收一文錢……從外面購買的勞動力不算,這裡還包括每一宗進出口的商貨。
沒有人在乎這點點的錢鈔,但是卻足夠安靜辦起來的幾所小學校的費用。
他們三個人商談過,眼下就是教育下一代的最好時機,技術的升級已經足夠用了,再想超前,除極個別的行業外……比如熱氣球,眼下除了它,已經足夠在這個時空發展了。